文档详情

电力变压器有载接开关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doc

发布:2016-10-15约1.32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力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有载调压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稳定负载中心电压,而且也是联络电网、调整负载潮流、改善天功分配等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据统计,如果更换或改装一台1kVA倘有载调压变压器,当合理调整无功负载时,相当于增加队让v。r的无功设备。因此可以说,有载调压变压器不仅是保证现代化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关键设备,同时也可用来改造!日电力系统,产生很大经济效益。目前,发达国家对睿量在10MVA及以上的变压器大都安装了有载分接开关。我国电力系统及用户也愈来愈多地采用了有载调压变压器。但是,近些年来,有载分接开关在运行中出现了许多异常情况。据统计。1990年全国110~500kV变压器事故或故障中,有载分接开关的事和故障分别占变压器的18%和12.5%;500kV变压器的57次故障中,有载分接开关约占25%。事故和故障率高,而且有上升趋势,直接威胁主变压器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引起电力系统的广泛关注。 一、有载分接开关的工作原理 所谓有载分接开关,是一种能在励磁状态下变换分接位置的电器装置。有载分接开关调压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变压器绕组中引出若干分接头后,通过它在不中断负载电流的情况下,由一个分接头切换到另一个分接头,来改变有效匝数,即改变变压器的电压比,从而实现调压的目的。   图1-66 有载分接开关电路原理图 Ⅰ-调压电路;Ⅱ-选择电路;Ⅲ-过渡电路;W-调压绕组;1、2、3-定触头; S1、S2-动触头;K1~K4-定触头;J-定触头;X-电流引出端;R-过渡电阻器 由上所述。它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在切换过程中,保证电流是连续的。 (2)在切换过程中,探证不发生间接短路。为满足上述要求,有载分接开关的电路由选择电路和调压电路三部分组成,如图1-66所示。 1.过渡电路 人过渡电路是跨接手分接头问串接电阻电路,与其对应的机构为切换开关或选择开关。它是在带电状态下变换变压器绕组的分接头,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过渡电路说明其基本工作原理。 假定变压器每相绕组上有一分接绕组,负载电流由分接头4输出,如图1-67(a)所示。现需要调压,负载电流改由分接头5输出。如果是无励磁调压,可在断电以后由分接头4改按至分接头5。但有载调压时要求不断电,所以分接头4与分接头5之间需接入一个过渡电路,通常用一个过渡电阻跨接于两分接头之间,如图1-67(b)所示。过渡电阻的接太好比在分接头4与分接5之间搭起了一座临时的“桥”,这时触头在桥上滑过,如图1--67(c)所示。则负载电流通过“桥”输出而不断电,直至动触头J到达分接头5为止,如图1-67(d)所示。动触头既然已到达分接头5,那么,“桥”就无用了,需要拆掉,如图1-67(e)所示。至此,原来是“4”的分接电压,现在改变为“外的分接电压,切换过渡过程完成。过渡电阻电路有单电阻、双电阻、4电阻与6电阻过渡电阻,如图1-68~图1-70所示。   (a)?????????????? ? (b)????????? ???? (c)????????? ???? (d) 图1-67 过渡电路工作原理图 (a)动触头J接于分接头4;(b)过渡电阻接于分接头4与5之间; (c)动触头J在过渡电阻上滑动(d)动触头J滑到接头5;J一动触头;I一负载电流;Ie一环流 ?   (a)?????????? ???? ? (b)?????????????? (c)??????? ???? ?? (d) 图1-68 单电阻过渡电路 a)动融头接于分接头 (b)过渡电阻接于分接头 4与 5 之间; (c)过波电阻串入负载电流回路;(d)短接过渡电阻过 2.选择电路 选择电路是为选择分接绕组分接头所设计的一套电路,与其对应的机构为分接选择器、转换选择器或选择开关。常用的结构有两种: (1)复合式结构。它没有单独的切换开关,是将切换和选择触头合二为一,直接在各个分接开关上依次转换,如图 1--68和图 l-69Ⅰ组所示。这种复合式结构就是所谓复合式分接开关,即选择开关。这种分接开关适用于电流不大、级电压不高的情况。 (2)组合式结构。为了适应大容量高电压有载变压器调压,有载分接开关采用组合式结构。组合式分接开关与变压器绕组连接电路如图1--71所示。它由切换开关和分接选择器组合而成。组合式分接开关把切换电流的任务专门交给切换开关,而分接选择器则把分接头分为两组,即单数组(1、3、5…和双数组(2、4、6…),单、双数动触头接通彼此相邻的两分接头。分接开关的变换操作在于两个转换的交替组合,即选择器单、双动触头轮流交替选择分接头,同时切换开关向左或向右往返切换相结合。   (a) (b) (c) (d) (e) (f) (g) (I组)   (h) (i) (j) (k) (l) (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