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歌剧重唱的意义探究.doc

发布:2017-06-28约2.7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歌剧重唱的意义探究 作者:杨玲 陈缨 单位:西南大学 2003年特聘教授叶继红,2005年先后请到美国女中音歌唱家朱迪丝和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200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付海静先生到我院讲学,并排练了歌剧重唱片段到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问交流。2007年到2009年戴熊教授多次率他的学生举办“歌剧之夜”专场重唱音乐会,并到各个兄弟院校进行巡演,推广歌剧重唱的魅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歌剧重唱对于培养演唱者良好的演唱技巧和对音乐准确的表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重唱是测试学习歌唱的所有受众的音乐素养、演唱和表演能力的试金石,其训练价值和教学价值一直为国外声乐教育界所重视。作为教师,希望在高师声乐教育中加强重唱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及表演能力。虽然我们培养的目标是中小学教师,但是如果他们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在教学范唱时准确生动,登台表演的时候不怯场,涉及外国音乐素养方面的问题时驾轻就熟,对学生的影响就会更积极,并能多角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一、莫扎特歌剧重唱作品对声乐训练的意义 欧洲音乐史上,在莫扎特之前的意大利歌剧中,重唱处于无关紧要的地位,自莫扎特后,重唱基本上成为一部歌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重唱本身具有的多声部叠置的特点,重唱中的角色以各自的特性音调歌唱,透过和声与对位的技巧,来表现同一内容或完全不同的内容,按多声音乐逻辑和情节发展要求组合起来并加以戏剧性地展开。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无论用声技巧还是音乐内涵要求都相当高。但是相对于十八世纪的炫技作品和十九世纪浪漫时期浓厚戏剧性的作品来说,用莫扎特的歌剧重唱来对学生的初级阶段训练是相当理想的。②莫扎特的音乐,无论是歌剧片段还是音乐会咏叹调都要求起音非常准确。他的音乐典雅、流畅、明朗,节奏准确,从容优雅的声音作柔和、连贯的演唱乃是美声唱法的真谛所在。从技术上训练学生们有节制地使用声音,避免过早接触速度的任意伸缩变化以及更高的戏剧性要求,需要浓厚的胸声作品,从而养成严谨的用声习惯和态度。莫扎特早年的作品曾模仿意大利人那种无拘无束的开朗性格,喜歌剧中人物众多,角色性格单纯而鲜明,大多是年轻人,从形象和内在都更符合现在的学生演唱。此外,莫扎特的音乐动作性比较强,适合年轻的学习者演唱和表演,学生们在演唱时因为有动作和情绪而有利于放松自然地发声。 莫扎特是发展了重唱的大师,他的歌剧中都包含大量的不同类型的重唱。在《费加罗的婚礼》一剧中,凡是戏剧性高潮和剧情开展的关键之处,他都采用了重唱的形式,就这一剧中就有9首各种类型的重唱,为当今的声乐教学提供了更宽的选择范围。莫扎特一生都在追求声音的纯粹的美,他的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因此在演唱他的作品时要严格遵从作品的速度、力度,不得随意发挥。同时,他的作品对声音技术要求高:完美的花腔,游刃有余的高音,恰到好处的气息控制,完美的头腔共鸣,声音的高位置,吐字纯正,跳动的音程进行与连贯、圆润而流畅。 二、重唱教学相对于传统独唱教学的优势 歌剧中的重唱在浪漫派时期已非点缀作用,作曲家往往在戏剧性冲突较强的时候用重唱表现。重唱的演唱更需要不同声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仅从这点来说,重唱比独唱更难处理和把握。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注重作品的理解与人物及细节处理,必须从人物出发,用声音准确地表现规定情景中角色的思想和情感。要达到这一步,就必须深入理解剧情,透彻把握作品的内涵,使人物塑造、情感抒发完整到位。训练中,也应根据人物心境的变化先后唱出甜蜜的向往、心灵的陶醉、激动的追求和敢冒风险的的决心等不同音色。 歌剧中的重唱片段,在整部歌剧中有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作品本身就有情节和戏剧性,如果说艺术歌曲的演绎更要求特定的意境,那么歌剧中的重唱就像讲故事一样,是学生们在声乐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重唱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情节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③重唱的演唱,同时参与的人数至少在两个人以上,还必须跟钢琴伴奏合作。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以及不同的声音修养选择角色分工,程度稍差的可以先从没有台词的群众演员开始锻炼,或者从小角色的表演开始训练投入角色。慢慢地随着经验的增加以及技术的不断完善再增加演唱,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表演。重唱的排练需要对方的配合,协同练习机会较多,学生们可以相互监督、相互提意见,不断提高。在同对手排练的过程中去体会、观察其他人的表演,在平时的磨合中变成自己对角色以及表演的认识,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④重唱的表演需要大量的练习时间,因为上课和排练的次数以及排练时间增多的关系,当学生们真正登台表演的时候就不会太紧张了,表演的角色和演出的机会多了之后,就会更加自如。 重唱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查阅与曲目相关的资料、文字、不同版本的视频音响,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析全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