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健康管理师、主管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知识点(三).pdf
公卫医师、主管医师、助理医师、健康管理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节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采分点1: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
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倍,才能观察的
一群微小低等生物体。
采分点2: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
物学性状、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机制、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
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采分点1:细菌大体上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种形态。
采分点2:细胞壁为包绕在细胞膜外的膜状结构,厚10~80纳米(nm),主
要组分为肽聚糖,主要功能为保持菌体固有形态和维持菌体内外的渗
透压。
采分点3:细胞膜为包裹细胞质的结构,厚约75nm,与真核细胞膜相比,
不含胆固醇但均具有细胞内外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分泌及呼吸功能。
采分点4:细胞质是位于菌体内部的原生质,内含核蛋白体、质粒等多
种重要结构。
采分点5:核质由细胞质内的细菌本身遗传物质DNA和RNA聚集而成,
不具备完整的核结构,故亦称为拟核。
采分点6:肽聚糖或称作黏肽,为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细菌所特有的。
采分点7:核质又称拟核,相当于细胞核的功能,决定细菌的生物学性状
和遗传特性。
采分点8:核糖体由占70%的RNA及占30%的蛋白质构成,是细菌蛋白
质合成的场所。
采分点9:链霉素和红霉素等抗生素可与核糖体结合,而起到抗菌作用。
采分点10:荚膜菌在其细胞壁外有一层厚0.2m黏稠结构称为荚膜,其
化学成分在多数菌为多糖。少数菌为多肽。
采分点11:荚膜具有黏附宿主细胞和抗吞噬等致病作用以及抗原性,
并且是鉴别细菌的指征之一。
采分点12:弧菌、螺菌、占半数的杆菌及少数球菌,由细胞膜伸出菌体
外细长的蛋白性丝状体,称为鞭毛。
采分点13:鞭毛是运动器,它使鞭毛菌趋向营养物质而逃避有害物质,
且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
采分点14:许多革兰阴性(G)菌及少数革兰阳性(G)菌在其菌体表面有
细而短、多而直的蛋白性丝状体;称为菌毛。
采分点15:普通菌毛可促使细菌黏附于宿主细胞表面而致病。
采分点16:芽胞为细菌的休眠状态,其抵抗力远远大于繁殖体,是灭菌
效果的指征。
采分点17:革兰染色法的步骤:细菌玻片涂片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
染→95%乙醇脱色一复红复染。
采分点18:凡被95%乙醇脱色,菌体被结晶紫和复红染成紫色者为G+
-
菌,而经乙醇脱色后,被复红染成红色者为G菌。
第三节细菌的生理
采分点1:细菌的分裂周期所需时间,称为代时。
采分点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
殖,并向不同平面分裂而形成细菌排列方式的不同。
采分点3: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规律即“生长曲线”,包括迟缓期、对
数期(或称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期。
采分点4:对数期在培养后8-18小时,其细菌繁殖最快、代谢活跃,细菌
形态、染色、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十分敏感,因
此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以此期细菌为最好。
采分点5:处于稳定期的细菌形态和生理性状常有改变,产生芽胞、抗
生素及外毒素等代谢产物,多在稳定期。
采分点6: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的方法有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
盐。
采分点7:培养基是由人工配制、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代谢物产生的
混合营养基质。
采分点8:培养基按营养成分和用途不同,分为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
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厌氧培养基。
采分点9: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现象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菌的
增菌。
采分点10:半固体培养基含有0.3%~0.5%低浓度的琼脂,使用白金针接
种细菌可观察细菌的动力。
采分点11:固体培养基含2%~3%的琼脂。
采分点12:试管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的保存。
采分点13:菌落是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
的细菌集团,是纯种细菌。
采分点14:细菌的菌落分为三型:光滑型茵落(S型菌落)、粗糙落(R型
菌落)和黏液型菌落(M型菌落)。
采分点15:消毒指杀灭物体上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采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