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重要性.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重要性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重要性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使用功能和投资效益。本文从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和对策,以期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重要性;措施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不仅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本文旨在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重要性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
1.1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施工质量管理是指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及成果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对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个方面进行全程监控和调控,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和适用。
(2)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涵盖了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措施、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质量管理原则包括全面质量管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预防为主、顾客满意等,这些原则指导着施工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则是指组织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建立、实施和保持一套系统化的质量政策、程序和资源,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施工后的验收和评估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质量保证体系则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标准,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约束和控制,以实现施工质量的持续提升。
(3)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还包括了质量责任、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相互关系。质量责任明确规定了施工各方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控和调整,使施工活动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质量保证则是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并持续改进质量水平。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施工质量管理的完整体系。
1.2施工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1)施工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以苏联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为代表,通过工人参与质量管理,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这一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主要依赖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通过现场监督和经验总结来确保工程质量。例如,1958年,我国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首次引入了“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
(2)20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工程和系统工程的发展,施工质量管理开始向科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开始引进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1979年,我国正式成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志着我国施工质量管理进入了标准化、规范化阶段。在此期间,许多大型工程项目如北京地铁、上海宝钢等,通过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工程质量的显著提升。
(3)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施工质量管理进入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这一阶段,施工质量管理不仅关注工程质量,还强调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2000年,我国正式发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条例》,明确了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法律责任。在此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据统计,2001年至2010年间,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工程质量水平得到了国际认可。例如,北京奥运会场馆、上海世博会场馆等重大工程,均以高质量的施工质量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1.3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高质量的施工可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很多都是由于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还会对社会的稳定和谐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
(2)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提升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益上。高质量的建筑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和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