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民俗文化.pd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的民俗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几千
年的历史发展中,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先后有二十几个朝代在此建都
或迁都,历史文化积淀极其丰厚。千百年来,中原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
上,以自己淳朴的方式生活着,创造着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
说起河南的民俗文化自然让人首先想到少林寺,坐落在河南嵩山脚下
的少林寺是中国的武术胜地。少林功夫作为中国功夫的典型代表,但
它不是单单以“打打杀杀”为目的,而是偏重于禅宗少林。它的主题是
“匡扶正义、除暴安良、追求和谐,”并向大众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原文
化,以及中原人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精神。该剧的佛学精神引发了
不同社会体验的人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少林寺传奇》超出了
简单的少林功夫的视觉效果。;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走出国门,
将在美国进行两年800场巡演。这也决定了河南宗教信仰主要是佛
教信仰。佛教信仰地主要以嵩山少林寺为代表。
河南民间体育活动还有太极拳,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村,
是一种独特的以
技击、健身和养生功能为一体的民间体育活动,至今已有400多年的
历史。它深受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太极拳爱好者前往陈家沟学习太极拳。目前“陈式太极”
已经成为河南的一个著名文化品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人不得不提的还有河南的拜祖大典:。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
发祥地,是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源地,保留着大量祖祭文化遗址。
如商丘的火神台、周口淮阳的太昊陵、新郑的黄帝故里等。每年的黄
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着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前来这里祭
拜。千秋一寸心聚合华人力“大风起兮云飞扬,吾土吾心吾欢畅,四海之
内皆和谐,吾思吾梦吾向往。”不管是隔着山,隔着水,这首《黄帝颂》传
达着一种力量。不管是华发满头的老人,还是尽享青春年华的少男少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这首意境深远的《黄帝颂》让他们魂牵梦萦。高扬的黄帝大旗召
唤着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祭祖寻根。
仰韶文化是河南民俗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带着淡淡苹果清香
的仰韶酒不知道勾起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情怀
中原民间戏剧在全国占主流地位。河南地方戏剧种类繁多,有锣戏、
卷戏、梆子戏等,遍及全省各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甚至每个村子就有
自己的剧团,农闲时在村子的空场地搭起简陋的戏台,全村人过节一样
热闹个三五天。主要剧种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四平调、怀
梆、宛梆、大弦戏、道情等。这些剧种富有地方色彩,不论是剧情内
容、唱词念白、行韵甩腔均显示出鲜明的地方性,泥土的芳香会渗透
在每一个细节。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是河南主要剧种之一,以唱功见长,
唱腔流畅、节奏鲜明、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淋漓,大开大阖,音乐丰富
多彩,表演风格朴实,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观众人数在全国所有剧种
中为最多。除了这些剧种外,河南还有丰富的曲艺形式,河南坠子、大
调曲子、河洛大鼓、三弦书等在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
河南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其中主要有古朴典雅的开封汴绣、开
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带
有豫西风情的稚巧的民间剪纸、带有豫北风情的浚县泥塑和泥猴张,
以及李天华剪纸艺术等。开封的汴绣继承了宋绣的题材和工艺特点,
借鉴了苏绣、湘绣等姊妹绣艺的长处,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
味,具有色彩古朴典雅、绣工精致细腻等特点。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
悠久、风格独特,是全国著名的年画之一。带有豫西风情的民间剪纸
粗犷豪放、质朴夸张,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风格。浚县的泥塑和泥猴
张造型古朴、色彩艳丽、惟妙惟肖。李天华剪纸艺术在中国的剪影艺
术上独树一帜,他的剪影风格劲秀、清朗、潇洒。
中原地区还有很多庙会,最富盛名的有太昊陵庙会和中岳庙会。
中岳庙会源于古代统治者对山岳的祭祀,宋代政道合一,中岳庙会进入
鼎盛期,中岳庙会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场所。中岳庙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