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燥安胎汤辨证录卷十二方剂加减变化汇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润燥安胎汤_辨证录卷十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润燥安胎汤_辨证录卷十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5
1.1. 组成:熟地1两,山茱萸5钱,益母草2钱,黄芩1钱,麦冬5钱,生地
3钱,阿胶2钱,五味子2分。 5
1.2. 功效:妊妇怀妊至3-4月,水虚,自觉口干舌燥,咽喉微痛,无津以润,
以致胎动不安,甚则血流如经水。 5
1.3. 来源:《辨证录》卷十二。 5
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5
2. 相似度50%:治本消水汤 5
2.1. 组成:熟地2两,山茱萸1两,麦冬1两,车前子5钱,五味子2钱,茯
苓5钱,牛膝3钱,刘寄奴3钱。 5
2.2. 原方对照:熟地1两,山茱萸5钱,益母草2钱,黄芩1钱,麦冬5钱,
生地3钱,阿胶2钱,五味子2分。 5
2.3. 加:车前子、茯苓、牛膝、刘寄奴 5
2.4. 减:益母草、黄芩、生地、阿胶 5
2.5. 功效:肾水竭而膀胱枯,小肠燥结,不能出尿。 5
2.6. 来源:《辨证录》卷六。 5
3. 相似度50%:养血地黄汤 5
3.1. 组成:熟地、生地、白芍、当归、阿胶、麦冬、白术。 5
3.2. 原方对照:熟地1两,山茱萸5钱,益母草2钱,黄芩1钱,麦冬5钱,
生地3钱,阿胶2钱,五味子2分。 5
3.3. 加:白芍、当归、白术 5
3.4. 减:山茱萸、益母草、黄芩、五味子 6
3.5. 功效:伤寒发汗过多则伤血,血虚无以营筋,因拘急而惕惕然跳,四肢百
骸亦瞤瞤然动者。 6
3.6.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 6
4. 相似度50%:水火两治汤 6
4.1. 组成:熟地1两,山茱萸5钱,麦冬1两,当归1两,生地1两,五味子
2钱,玄参1两,茯神3钱,黄连2钱,白芥子3钱。 6
4.2. 原方对照:熟地1两,山茱萸5钱,益母草2钱,黄芩1钱,麦冬5钱,
生地3钱,阿胶2钱,五味子2分。 6
4.3. 加:当归、玄参、茯神、黄连、白芥子 6
4.4. 减:益母草、黄芩、阿胶 6
4.5. 功效:肾虚之极,心火亢盛,遂至身倒,有如中风,口渴引饮,眼红气
喘,心脉洪大,舌不能言者。 6
4.6. 来源:《卒中辑要》。 6
5. 相似度50%:热郁汤 6
5.1. 组成:熟地、麦冬、沙参、阿胶、五味子、胡桃。 6
1
5.2. 原方对照:熟地1两,山茱萸5钱,益母草2钱,黄芩1钱,麦冬5钱,
生地3钱,阿胶2钱,五味子2分。 6
5.3. 加:沙参、胡桃 6
5.4. 减:山茱萸、益母草、黄芩、生地 6
5.5. 功效:阴人火灼肺金,气膹郁喘咳,壅塞而胀。 6
5.6. 来源:《证因方论集要》卷二。 7
6. 相似度50%:清热养血汤 7
6.1. 组成:当归1钱半,熟地3钱,生地2钱,白芍(酒炒)1钱,阿胶
(炒)1钱,青蒿1钱,麦冬1钱,丹皮1钱半。 7
6.2. 原方对照:熟地1两,山茱萸5钱,益母草2钱,黄芩1钱,麦冬5钱,
生地3钱,阿胶2钱,五味子2分。 7
6.3. 加:当归、白芍、青蒿、丹皮 7
6.4. 减:山茱萸、益母草、黄芩、五味子 7
6.5. 功效:产后血虚发热,午后更甚,羸瘦无神 7
6.6. 来源:《会约》卷十五。 7
7. 相似度50%:起痿神汤 7
7.1. 组成:玄参、熟地、麦冬、山茱萸、沙参、五味子。 7
7.2. 原方对照:熟地1两,山茱萸5钱,益母草2钱,黄芩1钱,麦冬5钱,
生地3钱,阿胶2钱,五味子2分。 7
7.3. 加:玄参、沙参 7
7.4. 减:益母草、黄芩、生地、阿胶 7
7.5. 功效:痿症。 7
7.6. 来源:《石室秘录》卷一。 7
8. 相似度50%:麦冬饮子 7
8.1. 组成:麦冬、黄耆、当归、生地、人参、五味子、阿胶。 7
8.2. 原方对照:熟地1两,山茱萸5钱,益母草2钱,黄芩1钱,麦冬5钱,
生地3钱,阿胶2钱,五味子2分。 8
8.3. 加:黄耆、当归、人参 8
8.4. 减:熟地、山茱萸、益母草、黄芩 8
8.5. 功效:肺虚内热血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