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专项整治两年攻坚工作实施方案.docx
PAGE
1-
农村垃圾专项整治两年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农村垃圾专项整治两年攻坚工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全面加强农村垃圾治理。通过实施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力争在两年内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现农村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显著提高。到2023年底,全国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力争达到95%以上,其中城市近郊区达到100%,农村地区实现垃圾处理设施的全覆盖。
(2)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能力大幅提升。通过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提高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能力,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收集、转运和处置。
(3)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明显提高。到2023年底,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地区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4)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取得实效。通过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提高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力争到2023年底,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
(5)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通过实施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案例:以某县为例,该县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该县还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引导农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有效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
二、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二、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1)加强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垃圾收集设施建设,提高收集覆盖率和收集能力,确保垃圾能够及时收集。同时,优化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确保垃圾顺利转运。
(2)推进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垃圾分类收集,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建立健全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对可回收物、有机垃圾等进行分类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3)强化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提升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水平,确保垃圾处理设施满足无害化处理要求。加强对现有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提高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
三、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三、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1)制定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根据农村垃圾专项整治的目标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主体。计划应包括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资源化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成立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良好氛围。
(3)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工作落实。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垃圾收集运输车辆购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等。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4)完善政策法规,强化制度保障。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垃圾治理的责任主体、处理标准、处罚措施等。加强对农村垃圾治理的政策支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各地探索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加强对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广泛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农民参与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的技能。通过示范引领,推动农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形成全民参与农村垃圾治理的良好局面。
(6)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工作实效。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治理监督考核机制,将工作成效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各地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进行评估。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地方和单位,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四、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
四、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
(1)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考核机构,负责对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和考核。考核内容应包括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垃圾收集处理能力、垃圾分类减量效果、资源化利用率等关键指标。考核结果将作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2)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度。对在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中推诿扯皮、工作不力、造成环境污染的单位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