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砌墙交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1一、 施工准备
1.1、必须熟悉图纸以及建筑结构说明.
1.2 技术准备“做好样板间经三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大面积施工”
(1)根据现场条件,完成工程测量控制点的定位、移交、复核工作。
(2)完成进场材料的见证取样复检及砌筑砂浆的试配工作。
1.3 材料要求
(1)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空心砖墙用水泥混合砂浆。
l)水泥:采用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一般宜用中砂,并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3)水:使用自来水。
4)石灰膏: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少于7d,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2)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单;用陶粒砼空心砖、 加气砼砌块、 普通页岩砖。
l)陶粒砼空心砖: 主要用于非承重部位室内地面以上部位的砌筑。规格:长度390mm;宽度有190mm;高度有190mm。
2)加气砼砌块: 主要用于非承重部位的分户墙。规格:长度190mm;宽度有190mm;高度有190mm。
3) 普通砖页岩砖: 主要用于非承重部位的室内以下部位。规格:长度240、宽度有115mm;高度有53mm 。
4)卫生间与厨房基础全部用砼浇筑300mm高止水墙,构造柱、门窗过梁及板带的混凝土用C20砼浇筑 。(所有的植筋长度为钢筋直径的15倍)
1.4 主要机具
(1)机械设备:砂浆搅拌机、施工垂直运输电梯等。
(2)主要工具:瓦刀、大铁锹、筛子、铁锹、手推车等。
(3)检测工具:水准仪、钢卷尺、卷尺、锤线球、水平尺、磅秤、砂浆试模等。
1.5作业条件
(1)楼层结构已验收。
(2)施工基层已经清理干净。
(3)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窗台设混凝土板带60*墙宽)、构造柱位置线(内墙构造柱设在丁字墙、拐角墙以及墙长大于5米时居中设置;门窗洞口边设抱框 ),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4)墙体拉接筋已植筋完成,并通过验收和拉拨试验。
(5)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每道墙两根为宜。
(6)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由技术部做好施工配合比,准备好砂浆试模(6 块为一组)配合比单要挂在砂浆机的进料口的部位,便于对照。
(7)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已完成,并通过了安全员的验收。
(8)脚手架应随砌随搭设;运输通道通畅,各类机具应准备就绪。
1.6 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1)砌砖班组已进场到位并进行了质量技术安全交底,砌筑工人要求技工不少于70%,并应具有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 质量、安全与环境保护控制要点
2.1 材料的关键要求
(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严格检验手续,对不合格品坚决退场。
(2)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复试。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浆用砂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及草根等杂物,配制M5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并应通过5mm 筛孔进行筛选。
(4)掺合料: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应少于7d,严禁使用脱水硬化和冻结的石灰膏。
(5)预埋件:金属件必须防腐处理。
2.2 技术关键要求
(1)拌制砂浆
1)砂浆配合比应由试验室确定采用重量比,技术部根据材料测定的含水率换算成施工配合比,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掺合料为±5%。
2)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
3)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混合砂浆须在拌成后3h 和4h 内使用完;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达到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2)墙体的组砌的方式
空心砖一般立砌筑,孔洞呈垂直方向。空心砖墙的厚度等于空心砖的厚度。采用全顺立砌,错缝砌筑,上下皮竖缝相互错开1/2 砖长。
2.3 质量关键要求
(1)原材料必须逐车过磅,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达到规定的要求。
(3)排砖时必须把立缝排匀,砌完一步架高度,每隔2m 间距在丁砖立楞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二步架往上继续吊直弹粉线,由底往上所有七分头的长度应保持一致,上层分窗口位置时必同下窗口保持垂直。
(4)立皮数杆要保持标高一致,盘角时灰缝要掌握均匀,砌砖时小线要拉紧,防止一层线松,一层线紧。
(5)墙排砖时,为了使窗间墙、垛排成整砖,把半截及其他砖排在中间或不明显位置,在砌过梁上第一行砖时,不得随意变活。
(6)舌头灰刮尽,保持墙面整洁;正确排砖,半头砖分开使用,避免造成通缝;准确标高及平直度,防止墙背面偏差过大,水平灰缝不平直、不均匀。
(7)构造柱砖墙应砌成大马牙搓,设置好拉结筋,从柱脚开始两侧都应先退后进, 一皮进6cm,再一皮退6cm;构造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必须清理干净,防止混凝土内夹渣。
(8)水平方向均植2?6拉结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