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案 .pdf

发布:2024-09-21约1.9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案

一、旋挖灌注桩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楼基础选用旋挖灌注桩端,桩身混凝土等级C25,以中

风化泥岩或中风化泥质砂岩为持力层,要求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

于3.5D,且桩长不小于6米。为防止旋挖成孔塌孔,本项目在回填区

域均采用长护筒,钢护筒底端置于强风化泥岩上。

二、灌注桩施工组织与方法

1、施工组织

(1)施工机械配备及队伍安排

本工程旋挖桩机暂计划2台,配备人员12人,队伍分为3个班

组,即:旋挖机班组、钢筋班组、混凝土班组,施工过程中根据工作

面和进度情况,及时调整设备数量及人员。

(2)施工流程

便道平整→测量放线→钢护筒埋设→旋挖机就位成孔→验孔→

钢筋笼安装→钢筋隐蔽验收→灌注混凝土;

2、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定位

根据预先测设的测量控制网(点),定出各桩位中心点。双向控

制定位后埋设钢护筒并固定,以双向十字线控制桩中心。开钻前必须

先校核钻头的中心是否与桩位中心重合。在施工过程中还须经常检测

钻具位置有无发生变化,以保证孔位的正确。

(2)钢护筒埋设

护筒有定位、保护孔口和维持液(水)位高差等重要作用,可采

用打埋和挖埋等设置方法。当挖埋时,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土填实。

钢护筒底端置于强风化泥岩上,顶端要求高于地面50cm。

(3)成孔

旋挖钻机的钻进工艺采用干土直接取土工艺,旋挖钻机工作时能

原地做整体回转运动。旋挖钻机钻孔取土时,依靠钻杆和钻头自重切

入土层,斜向斗齿在钻斗回转时切下土块向斗内推进而完成钻取土;

遇硬土时,自重力不足以使斗齿切入土层,此时可通过加压油缸对钻

杆加压,强行将斗齿切入土中,完成钻孔取土。钻斗内装满土后,由

起重机提升钻杆及钻斗至地面,拉动钻斗上的开关即打开底门,钻斗

内的土依靠自重作用自动排出,钻杆向下放关好斗门,再回转到孔内

进行下一斗的挖掘。

在土层中成孔时,采用一般锥形桶斗齿取土,穿透土层后,更换

带挖掘机斗齿的钻头掘进,一直致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方可终孔。

成孔时须及时填写施工记录,在土层变化处捞取渣样,判明土层,

以便与地质剖面图核对,达到设计岩面后,及时取样鉴定。

成孔时要依据土层情况,控制进尺速度,为确保孔的垂直度符合

设计要求,须保持桩机平整、加强检查、勤检勤纠。

(4)清孔

钻孔至预定深度后即可清孔,清孔后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①钢筋笼的制作

根据配筋图制作钢筋笼,按桩孔深度分两段制作,第一节为定长

钢筋笼(结合吊机的起吊高度),第二节由桩实际深度确定制作长度。

要确保钢筋的位置、间距及根数符合图纸的规定和规范要求;主筋焊

接相互错开,35d范围内的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一半。

钢筋笼的螺旋箍筋或加劲筋的接头采用焊接,加劲筋与主筋连接

采用点焊,螺旋箍与主筋连接采用绑扎。

为防止运输和吊装时钢筋笼变形,必须对吊点位进行加强处理,

必要时加密加劲筋。

②钢筋笼吊装

在加工现场分段制作完成并验收合格后的钢筋笼,运至孔口吊放

入孔内,两段钢筋笼连接时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为10d+1cm。

搬运和吊装时,要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

钢筋笼顶达设计标高后应立即固定,以免浇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④钢筋笼主筋的保护层允许偏差如下:

浇注混凝土桩的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允许偏差为±20mm。

(6)混凝土浇筑

桩孔验孔后应尽快浇注混凝土,桩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

度控制在180±20mm。开始浇注桩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应保

持0.3~0.5m的距离,且首批混凝土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

度大于0.8m以上。

在浇注过程中,应经常量测孔内混凝土面层的深度,及时调整导

管埋深,确保导管的埋置深度在2m~6m之间。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浇筑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

出1m,以保证桩顶混凝土的强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