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信息安全扫描与漏洞修复管理细则.pdf
安全管理第1版/第0次修改
信息安全扫描与漏洞修复管理细则
第一章目的
第一条为了加强xxx单位信息系统针对恶意攻击的防护能
力,规范信息安全技术扫描及漏洞修复过程的安全管控,特
制定本管理细则。
第二章范围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xxx单位信息系统安全扫描及漏洞修
复等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章概述
第三条本细则为xxx单位实施安全扫描及漏洞修复提供指
导,文章中定义了事件相关角色,并详细描述了漏洞扫描及
漏洞修复工作的规范性内容。
第四章角色与职责
第四条信息安全部门
(一)负责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扫描,
根据扫描结果提出加固要求;
(二)负责组织跟踪验证加固结果,并保留相关记录、证据。
第五条执行部门
(一)负责根据信息安全部门要求进行信息安全漏洞相关
的自查工作;
1
安全管理第1版/第0次修改
(二)负责根据信息安全部门要求制定相应的技术扫描实施
方案;
(三)负责完成加固方案的编制,进行相应的加固工作。
第五章信息安全漏洞扫描
第六条基本规定
(一)应对xxx单位信息系统进行周期性的安全技术扫描,
覆盖所有的信息系统安全扫描周期应至少每学期开展一次。
(二)未经信息安全部门批准,任何人员、组织不得以任何
形式对xxx单位网络及信息系统进行任何形式的安全技术扫
描工作;
(三)扫描过程中原则上不得使用对信息系统具有破坏性手
段和程序,如果需要采用,须说明原因和准备预案并信息安
全部门批准;
(四)安全扫描应尽量选择非业务高峰期或工作时间进行,
原则上在下班时间或者周六、周日进行。
第七条安全扫描工作发起
(一)信息安全部门在组织开展风险评估、信息安全检查
等工作时可同步组织进行安全扫描工作。
(二)为提升信息系统安全防范能力,信息安全部门可聘请
外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扫描,执行部门应负责配合执行。
第八条安全扫描工作准备
2
安全管理第1版/第0次修改
(一)任何安全扫描工作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或计划,内
容包括:工作原理、工作方式、工作范围、组织分工、所需
资源、工作步骤、时间安排、风险评估、应急措施。
(二)对于安全扫描应严格限定扫描范围,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搭建测试和模拟环境进行扫描测试,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
一致。
(三)应充分的预计安全扫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并
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取相应的风险处置方式,对于风
险过大的扫描工作可以考虑不进行。
(四)安全扫描所需申请资源包括端口、IP、用户权限等应
在扫描工作前执行部门进行申请审批,其他资源应在工作前
向相关部门进行申请。
(五)针对安全扫描引起的风险应准备相应应急和回退措
施。
(六)安全扫描前应对所采取主要的工具、使用方式进行说
明,原则上不使用未经验证的检查手段,使使用测试用测试模拟环境
除外。
(七)对于由外部专业人员进行的安全扫描工作,应与相
应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所有上述内容应整理制定成安全检查计划/方案,并填写相关
表单,提交信息安全部门进行审批后执行。
第九条安全扫描实施控制
3
安全管理第1版/第0次修改
(一)扫描过程中应指定支持配合的执行人员,对于引起
的信息安全事件应及时进行处置。
(二)对于外部人员在中心内部网络发起的扫描测试,信
息安全部门应协调执行单位专人现场监督,防止出现非法和
恶意操作。
(三)扫描过程中网络管理员应及时观察IDS、防火墙及其
他网络安全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