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核心素养教案(第1课时).doc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学重点
1.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
《我身边的建筑》记录单(样例)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请走近你身边的一处建筑,记录下它独特的建筑特色或文化历史价值。
建筑名称
建筑简介
(修建时间、地点、背景、特点或
历史文化价值等)
你最欣赏的建筑特色
(拍照并写200字以上介绍)
你的参观感想
作文:《我身边的建筑》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导入:同学们,课前大家都参观过各自身边的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一条街巷、一片塔林……拍下了你最欣赏的建筑特色,倾听过它们深情的诉说。你感受到建筑之美,听懂那凝固的语言了吗?现在,请同学们分享《我身边的建筑》记录单。
设计意图
让学生走近身边的建筑,旨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建筑特色,作好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2.学生展示记录单内容,同学之间进行评价。
《我身边的建筑》记录单评价量表
标准
评价
建议
优秀
良好
达标
建筑简介中的时间、地点、特点及历
史文化价值真实、准确,概括性强
最欣赏的建筑特色介绍有200字以
上,特征突出
运用了2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填写评价量表,旨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提炼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并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使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更突出。
二、筛选素材,训练思维
学生根据记录单填写下表,初拟写作提纲。
题目
建筑主
要构成
主要特征
(说明的顺序、详略)
说明方法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其他
特色一
特色二
参观感悟
三、修改片段,互动评价
1.片段修改(预设)。
(1)展示供修改的原稿。
十香园
十香园,清代又称隔山草堂,又因园中种植有茉莉等10种香花及各种草木,故名十香园。十香园南倚隔山,北面瑶溪,四周以青砖砌墙围成小院,环境清幽,极富诗情画意。
十香园占地约640平方米,由居巢故居“啸月琴馆”,居廉故居“今夕奄”“紫梨花馆”与“水榭连廊”组成。其中还展示着居巢、居廉、高剑父、陈树人、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岭南书画大家的书画真迹,以及生活用品、印章、文房用品、文献等珍贵实物展品。十香园并不是理想中的富家园林,没有金碧辉煌的大厅,没有奢华精致的大家具。它很平常、很普通,甚至衰败过、坍塌过,却也正是它的小巧别致,充满文化气息,才被世人留下,流芳百世。(点评:第1、2自然段主要介绍了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其名称由来,地理位置及特点。但语言不够简洁、概括。)
初入十香园,一条小路将我引进了“啸月琴馆,里头有两个房间,一间用作绘画,一间用作抚琴对歌,还有一个小花园。琴房里放着三架古琴,是仿制的,但也不难知道,在中间的是“啸月”,左边的是“雪声”,右边的是“谷响”。这三架古琴的名字都有关声音,当我静下来时,站在这小小的房间里,只觉轻风抚耳,我仿佛听到了悠远缠绵的琴声。
接着便到了“今夕奄”,那是十香园中最早的建筑,原为居氏祖屋,后为居巢作画及起居的场所。里头有一个正厅,一间偏房。正厅对着一个院子,几座假山令人浮想联翩,歪歪扭扭不规则,若白狼长啸、仙女下凡,又似孩童在树下嬉戏。“今夕庵”对着的便是“紫梨花馆”了,花馆门前有一副对联“月出凝枝梢上,人行未丽花间”。小小的房间,书香气息十足。最后,转出来的是水榭朗朗,大鱼池里,锦鲤畅游,偶尔浮头吐几个泡泡,这泡泡里装的好像就是一个个关于十香园的梦。噗!泡泡破了,梦醒了,一切繁盛衰败过后,回归平淡。(第3、4自然段没有按照游览路线有条理地介绍,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说明的顺序不清晰。其次是详略不分明,说明方法运用较少,事物的特征不突出。)(第4自然段的抒情中,情感色彩表达不明晰。结尾“一切繁盛衰败过后,回归平淡”与开头“充满文化气息,才被世人留下,流芳百世”有些矛盾。)
这十香园,恰似一个初长成的少女,清新纯洁,超脱世俗,她没有过多的粉饰,在历史的长河中游走,时隐时现。她并不名声大噪,似未曾相识,却也从未离开。
(2)学生根据评价量表对上面的原稿进行评价。
《我身边的建筑》评价量表
标准
评价
建议
优秀
良好
达标
有表明游览路线或方位的词语
详细说明1—2个建筑特色,突出建
筑的特征
运用了3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参观感受真挚、自然
设计意图
写作中的量表和例文,旨在给学生搭建思维支架:建筑因其建造目的的不同,所呈现的形态也大相径庭。因此,选取建筑物一至两个特征。采用一定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详细说明更能体现其特征。
(3)呈现修改稿。
十香园
十香园,清代又称隔山草堂,又因园中种植有茉莉等10种香花及各种草木,故名十香园。
十香园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占地约640平方米,由居巢故居“啸月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