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研究前准备.docx

发布:2018-10-10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研究前准备恩索循环(ENSO (El Nintilde; o-Southern Oscillation)circulation)赤道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变化与全球大气环流尤其是热带大气环流紧密相关。其中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日界线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与日界线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海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即南方涛动现象(SO)。在拉尼娜期间,东南太平洋气压明显升高,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气压减弱。厄尔尼诺期间的情况正好相反。鉴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之间的密切关系,气象上把两者合称为ENSO(音“恩索”)。这种全球尺度的气候振荡被称为ENSO循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则是ENSO循环过程中冷暖两种不同位相的异常状态。因此厄尔尼诺也称ENSO暖事件,拉尼娜也称ENSO冷事件沃克环流(Walker Circulation)图1如图1,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流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是指热带太平洋、印度洋之间大气质量的一种大尺度起伏震荡,主要是指赤道东太平洋的气压异常现象。有些时候,这个气压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南方涛动”。南方涛动指数(SOI)图2根据沃克的南方涛动理论,科学家选取塔希提站代表东南太平洋,选取达尔文站代表印度洋与西太平洋,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两个测站的海平面气压差值进行处理后得到了一个用于衡量南方涛动强弱的指数,称为南方涛动指数厄尔尼诺(El Nintilde;o Phenomenon)图3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如图3,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图4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如如4,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简单的解释其原因,就是当沃克环流变弱时,沃克环流圈东移,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拉尼娜(La Nina)图5又称拉“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是指海洋中的赤道的中部和东部太平洋,东西上万公里,南北跨度上千公里的范围内,海洋温度比正常温度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偏低0.2摄氏度,并持续半年。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简单的解释其原因,当太平洋上空的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时,东侧低温海水会被大量吹至太平洋西侧,就产生拉尼娜现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