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6-上古神话.doc

发布:2018-12-10约1.33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3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神话在后世仍然具有文学魅力,同时也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只有当人类可以凭借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的时候,神话才有可能产生。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人们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尤其能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加以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神话也就?由此产生。神话对于原始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人们讲述神话,为的是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次,由于生产力低下,尤其是面临着令人敬畏的自然界,个人必须把自?己溶入氏族之中才能生存。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再次,先民们在神秘而悲喜莫测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中,积聚了相当多而强?烈的情绪体验,神话故事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种种戏剧性的属性,人们?在对世界假想性的把握中宣泄了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 ????中国在远古时代曾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在已出土的远古资料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神形刻绘,如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中的彩绘女神头像;?阴山岩画中“有巫师祈祷娱神的形象,也有拜日的形象”;在连云港市将军崖岩?画中,“天神表现为各式各样的人面画,……包括太阳神、月神、星神等”。又?如随县擂鼓墩1号墓内棺上“有一些手执双戈戟守卫的神像,有的长须有角,有?的背生羽翼,富于神话色彩”,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楚帛书上的十二月神形象,“?或三首,或珥蛇,或鸟身,不一而足,有的骤视不可名状。”此外,出土的大部?分动物形的刻绘也与神话有关。由此可知,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思维相当发达,?已经产生众多的神灵和相应的传说故事。由于时代的久远,再加上儒家对神话采?取排斥态度,致使上古神话在文献古籍中载录甚少,资料零散不全,不像古希腊?神话那样被完整而有系统地保留下来。中国古代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书中?记载神话比较集中之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这些材料往?往只是片段,有完整故事情节的不多。 《诗经》、《楚辞》是两部诗歌总集,其中多有取材于神话的诗篇,如《诗?经》中的《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就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契和周部族始祖?后稷诞生的神奇经历。《楚辞》中保留的神话材料较多,尤其是《天问》这一篇,?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作为素材,其中有些材料较他书所载更接近于神话的原始?面貌,因此很有价值。但由于作者采用了问句的形式,提及某个神话时往往只是?只言片语,过于零碎,有些难以理解。还有一些神话保留在一些史书之中,比如?《左传》、《国语》、《逸周书》等,这些史书中的神话大多数经过史家的改造,?借以说明古代的史实,但我们仍能从中看出原始神话的蛛丝马迹来。如《左传》?中一段文字谈到高辛氏的两个儿子因为不能和睦相处,被高辛氏迁往两处,分别?掌管商星和参星。这则神话实际上是初民对商星和参星永不见面的自然现象所作?的神话解释。《穆天子传》中关于穆天子见西王母的故事,神话色彩最为浓厚。?由于神话本身具有深刻而简明的寓意,它也受到先秦诸子的重视。诸子中以《庄?子》援引神话最多。《庄子》自称“寓言十九”,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话,另一?些则往往是古神话的改造,如鲲鹏之变、黄帝失玄珠、倏忽凿浑沌等。《孟子》、?《墨子》、《韩非子》等书中也保留了一些神话材料。《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分别成书于秦汉两代,由众人编纂而成,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神话。尤其是《淮?南子》一书,对神话的搜罗相当宏富,如《地形训》就有关于海外三十六国、昆?仑山、禹、以及九州八极等神话。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就是保留在《淮南子》中的。西汉及此后的其他文献?中仍不断有新的神话出现,或是对旧有神话进行补充。 ?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