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识绿线内的4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一面……一面……”和“只好……”造句。
3、感悟爱因斯坦不拘生活小节又能虚心接受意见、勇于改正错误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爱因斯坦不拘小节、童心未泯和谦虚平和的高尚品质,体会爱因斯坦的“伟大”。
教学难点:
读中悟情、情中明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这个课题中有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爱因斯坦,哪位小朋友知道爱因斯坦并且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呢?(看来同学们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
(ppt爱因斯坦图片)瞧,图片中的这位老爷爷就是爱因斯坦。
(ppt简介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做出了巨大贡献。1921年他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同学们如果对他感兴趣,课后还可以通过网络来搜集更多的关于爱因斯坦的成就和事迹。
4、我们再回到这个课题,读了题目你还产生了什么问题吗?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怎么认识的?又是怎么交往的?)
5、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提问,爱因斯坦也有过一句关于质疑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ppt)我希望同学们能把这句话牢记心中,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6、是呀,一位是鼎鼎有名的物理学家,一位是年仅12岁、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女孩,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那就让我们带着疑问来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通句子、读准字音。读好后老师请同学来说一说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二、理清文脉
1、同学们,故事读完了,你读懂了吗,谁能三言两语来说说?
2、对了,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从相遇、相邀到相处,最后成为忘年交的故事。
3、课文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几次碰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想分别是怎么“相遇”的?
(第一次是写小女孩“撞”上了一个老人;第二次写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第三次写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小女孩。从此以后,小姑娘与爱因斯坦成了好朋友)
4、同学们能按照他们相撞、相遇、相邀、相处给文章分成四部分吗?
5、学生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3小节)小女孩在街上撞上了科学家爱因斯坦。
第二段(4、5小节)小女孩第二次遇上爱因斯坦,教爱因斯坦衣服鞋子的穿戴要领。
第三段(第6小节)爱因斯坦邀请小女孩去作客,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整理东西、布置房间。
第四段(第7、8小节)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亲密相处,使小女孩的母亲感到好奇。
三、复习生字词,疏通语句
1、刚才,我们只是对这个故事有了粗略的印象,要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要多读几遍,首先,让我们来读准这些词语。
PPT出示词语:
蓄着 一撮 踱步 趿拉 蓬乱 衣衫不整 裹在一起
2、我们刚才仅仅是读准了字音,还应当了解生字组成词语的含义。这里的第一、第二个词就镶嵌在这样一句话中:
“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里的“蓄”能换成哪个字,表达的意思不变呢?
“留”,对,“蓄”就是留着而不剃掉的意思。
“撮”是一个多音字,在表示“成丛的毛发”的含义的时候,念zuǒ,而表示“可以用手搓取”这个含义的时候念cuō,如在《桂花雨》一课中,“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明白了吗?在课文这个语言环境中,应当念——zuǒ。
4、学完了生字词,就能让我们把课文读得更准确更流畅。用“——”画出描写爱因斯坦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小女孩的语句。
5、学生自由读课文。
6、指名朗读课文片段。
有哪些句子是描写爱因斯坦的呢?(我请男生来说一说)
还有哪位同学来说说哪些句子是描写小女孩的呢?(请女生来说一说)
四、精读课文1——3小节,感受爱因斯坦“不拘小节”
1、刚刚同学们在第二段中找出了两句描写爱因斯坦的话:“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大,真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2、 这两段话分别写了爱因斯坦的外貌和穿着,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特别传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