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春上海科教版品社五上《主题3 选村官》word教案.doc

发布:2019-12-08约2.5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春上海科教版品社五上《主题3 选村官》word教案 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农民政治、民主、法律意识正逐步提高。 活动准备: 1.学生调查询问村委会干部产生的办法以及村民喜欢的村官。 2.调查村民最关心的事,了解他们的愿望和想法。 3.教师准备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活动过程: 一、交流汇报。 1.谈话导入:课前同学们调查询了解了村委会干部产生的办法以及村民们喜欢的村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2.学生自由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交流。 (1)说说村委会的干部是怎样产生的。 (2)对比选举村委会与竞选班干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说说村民们喜欢什么样的村官,并总结大家眼中村官的形象。 3.全班分组汇报。教师见机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到第十四条。 【第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第十二条 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 第十四条 选举村民委员会,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 二、模拟选举。 1.教师: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瞧,村里的选举已经开始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2.学生开展村官模拟选举小品表演。 (1)两名学生扮演候选人马保田和高熊进行自我介绍。宣布自己的竞选承诺与竞选口号。 (2)学生根据两名同学的竞选演说评判谁有可能当选,自由发言。 (3)全班举手表决,教师宣布选举结果。 (4)?当选的新村长发表就职演说。落选的村长谈自己的感想。其他的同学分析当选的“村长”获胜的原因,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采访新“村长”。 1.教师过渡:我们通过调查、询问、交流和表演,了解了村委会干部产生的过程,也知道了村民喜欢的村官形象。今天我们选出了“新村长”,你有什么想法和疑问,可以采访我们的“新村长”。 2.小组内讨论设计对“新村长”提的问题。“新村长”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 3.采访“新村长”。同学们在班上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向“新村长”提问。“新村长”一一回答记者们的问题。 “新村长” 对于不能回答的问题,请自己的秘书帮忙解释回答(“新村长”的秘书由教师或者同学自愿担任)。如下的问题可供学生参考。 (1)新村长对本村的发展有什么设想。 (2)新村长上任后将会有什么新举措。 (3)如果将来本村的村民对新村长不满意,你会怎么办。 4.讨论交流:说说今天我们选村官为什么这么“斤斤计较”;村里选村官是否也是这样“斤斤计较”。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教科书第52页村民议论候选人的一组情景对话,体会村民对选举村官的郑重态度,感受到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四、探索发现。 1.教师过渡:村民们还有哪些“斤斤计较”的事呢?请听小记者的特别报道。 2.小记者报道《黄泥坎村村民罢免“村官”》。说说这件“斤斤计较”的事情计较了什么。学生从中体会现代农民强烈的民主法制意识。 3.交流自己发现的村民们哪些“斤斤计较”的事。 (1)学生扮演村广播员播出“村民来信”。 (2)学生寻找自己所在的农村或社区“斤斤计较”的事情,在班上交流汇报。 五、活动延伸。 学生就自己了解到的村民们最关心的事向村委会写一封信,为村里的发展提出好建议。 附送: 2019春上海科教版品社五上《主题4 制作南北主食谱》word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南北食谱,对比南北方食物的味道、做法,了解各地人们的饮食特点和习惯。 2.初步探究不同自然环境、经济特点的差异对人们的饮食习俗造成的影响。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主食贴图、美食书籍一本、彩色卡片纸若干。 2.学生课前了解、搜集各地方的主食(可以画、可以带实物)。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它们变成了啥。 1.教师:老师手中拿着有关农作物问题的题卡,想请同学们猜猜看,这些农作物能加工成什么样的食品?(可以同时出示这些农作物的图片,如水稻、大豆、高粱、玉米等) 2.学生猜测。 3.教师小结:这些农作物加工成的东西,其实就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食。你知道在祖国的南北方分别有哪些主食吗? 二、了解南北主食。 1.完成连线题。 面条 米粉 白米饭 北方 馍馍 饺子 南方 馒头 2.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南、北方主食。如羊肉泡馍、烧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