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多功能便携型拐杖策划与探讨.doc

发布:2017-06-08约2.7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多功能便携型拐杖的设计与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对于老人的关爱设计在今后的社会将有着较大的空间。针对老人目前所面临的社会不适和健康困扰问题,我们将从老人的生活习惯等因素考虑,通过调研问询与资料查询,落实到对多功能便携型拐杖的设计研究。将其融入老人的生活,考虑他们的身心需要,保障出行安全 关键词:关爱老人;便携;多功能;拐杖设计 1 课题设计对老年关爱的切入 众所周知,我国全面实施二孩计划,目的在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状况。回顾近年老人因缺乏关爱而传出令人心酸的新闻,不得不承认老年关爱已成为当前我国严峻的社会问题 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对于老人关爱的此类问题更易缺乏重视,鉴于此,设计一款专为老人服务的多功能便携拐杖,借此提醒在校大学生关爱身边的老人,力所能及服务社会 2016年暑假,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创项目“关于多功能便携型拐杖的设计与研究”项目组成员,分别在家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调查问卷的地点、不同生活方式的受访老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困扰他们的问题和精神需求、突发疾病或生活障碍时的求助方式,以及是否与子女有着便捷的联系方法等 项目组成员很好地完成了问卷调查,并获得36份真实有效的问卷。以下是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受访对象年龄集中在60 ~ 80岁。36位老人仅一位老人无子女,生活在养老院,很孤独,渴望被陪伴。其他老人大多与子女同住,生活安定,但又有烦恼,主要体现在以下的方面:一是身体问题。年纪大了,腿脚不便,耳背老花眼;二是生活单调,只能靠看报纸、听收音机、打麻将或跳广场舞度日。儿女工作忙,照顾不周全。大多数老人较寡言,不擅交流,内心又十分渴望与人交流,希望能活得热闹些,与家人沟通更多一些等 根据对问卷的分析与思考,我们认为,当前对于老人的关爱设计可以从以下几点切入:一是针对老人孤独感的关爱设计;二是针对老人身体健康的关爱设计;三是针对老人与子女交流方面的关爱设计。我们认为多功能拐杖的设计在保证拐杖的安全性的同时,将拐杖的操作界面分为三个模块:休闲模块、亲子模块及辅助模块,后将做进一步解读与分析 2 课题对材料与工艺的选择及其功能的界定 经过我们从电商和市场的考察咨询发现:目前市场的拐杖分两种:一是实木或合金制成的简易拐杖;二是有多种功能的拐杖。我们着重考察了多功能拐杖的优缺点,得出:市面上已有的多功能拐杖虽然有多种功能,但定位较混乱,有些功能并无太大的意义,仅是借着“多功能”的噱头,没有把握老人的真正需求、没有从老人自身出发,老人真正需要的功能又往往缺乏! 针对市场调查的分析总结,我们决定将它们转化为具备三个功能模块的设计。拐杖的安全和稳定性是首位的。我们对拐杖的主体材料选择了低密度、高强度材料,接近或超过优质钢的、塑性又好的铝合金材料以保证拐杖对于老人的支撑。拐杖柄采用强塑料材质,便于添加各式功能键,中间部分中空以放置所需的电子元件与各种部件。拐杖底部采用圆盘四脚支撑型柱腿,以保证拐杖的稳定性,四脚采用橡胶材料,增加对地面的摩擦,增添拐杖的稳定性安全性 重要的是三个功能模块的定位。项目组将音乐播放功能归于休闲模块,置于拐杖柄面对地面的一面,按钮采用推拉键,在于防止老人在使用拐杖时不小心按到 亲子模块主要为GPS定位功能和“戳一戳”功能。GPS元件设计于拐杖柄之下,主体最上方,设置一个符合其插口的可开合片,便于GPS元件的充电。GPS元件可在老人家人的手机进行联通,便于他们得知老人的具体位置,谨防失踪。“戳一戳”功能,是我们的一大创新。灵感源于微信“摇一摇”。因为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老人因为与子女联系不多而感到孤独。他们出于对子女的体谅,谨言慎行,但又想表达他们对子女的想念和渴望被陪伴的心情。所以设置的“戳一戳”功能,就是用一种符合老人心态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子女的想念。“戳一戳”以按钮形式与家人手机连接,按一下说一句话,就可以发送语音信息给家人的手机;连按多次,则是求救信号,当老人遇到危险的时候使用,监护人在收到呼叫时,手机同时显示其GPS定位,尽快与其取得联系 辅助模块功能主要设计为:拐杖柱体偏上方设置小型半圆的挂钩,用于悬挂小型物件。由于老人普遍腿脚不便,弯腰吃力,我们在拐杖柱体的最底部装了一圈磁性材料,用于吸附钥匙等金属物件;鉴于老人记忆力下降,拐杖的中上部将设置一个标签夹,用于存放记录事项的小纸条,便于提醒老人。柱身下半部分和底座添加一些荧光条,用于老人在夜间行走时,路上行人和车辆可以看到,保障老人的安全 因为项目课题为多功能便携型拐杖,因此在拐杖的便携功能方面也做了以下两种设计。一是拐杖中偏上部分参照伞柄的伸缩,设置可靠的活动锁扣,方便调节高度,适应不同身高的老人。二是将拐杖分为上下两部分,中间由螺旋连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