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考00147人力資源管理一(简答题).doc

发布:2017-01-16约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绪论(蓝色斜体字为历年考过试题) 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简答、论述要加宏观微观的概念):2009-01 1、人力资源管理最终是为了支持组织目标的达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为组织的战略服务; 2、为了实现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通达规划、招聘、甄选、培训、考核、报酬等技术方法的运用,达成组织的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对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管理,进而达到间接管理生产过程的目的。 4、人力资源管理在注重人与事的匹配上,并不是被动地使人消极地适应事件的需要。 5、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实现人力资源的获得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 6、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简答):2011-10 1、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达到有效管理员工的目的。 2、通过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关系的管理,在实现人员管理的同时,达到组织体系、文化体系协同发展的目的。 3、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组织的生产率,实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多选): 1、获取??这一过程包括工作分析、招聘录用等环节。(单选) 2、整合 3、保持??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薪酬和考核制度里。(单选) 4、开发??这一过程主要包括日常工作指导、技能知识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单选) 5、控制与调整???? 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绩效管理里。(单选) 人力资源管理的四种模式(多选)(具体的为单选): 第一种:产业(工业)模式,20世纪50年代之前,这一时期心理测验的发展、科学管理运动对工作的科学研究和劳动力短缺所导致的社会需求,为科学的人员选拔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方面的保障。 第二种:投资模式,20世纪60-70年代,主要关注劳工关系的协调。 第三种:参与模式,20世纪80-90年代,在对人的管理中更多地采用参与、民主的方式。 第四种;高灵活性模式,20世纪90年代,因此,借助于“外脑”、聘请顾问、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化、灵活的雇佣关系和工作时间、多样的报酬和福利方案、权变的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等日益盛行。 人力资源管理从其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一、初级阶段:以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为中心(单选) 二、人事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单选) 三、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单选)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单选) 人力资源战略的特征(简答): 1)人力资源战略提出总体方向,包括各种方案或者活动计划,涉及多种职能,有时时限会超过一年。 2)人力资源战略提出实现企业战略的行动计划的焦点。 3)人力资源战略要经过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方式来制定。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现实挑战(简答):2009-10论 1)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2)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3)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 4)人才的激烈争夺。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简答)2010-10 1)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参与组织的战略管理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中事务性职能的外包和人才租赁 3)直线管理部门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 4)政府部门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渐趋一致 第二章 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的意义(简答、论述): 1)为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功能决策提供基础。 2)通过对人员能力、个性等条件的分析,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 3)通过对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的分析,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 4)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设备的分析,使人与物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5)科学评估员工的绩效,有效地激励员工。 工作分析的作用:(多选) ①人力资源规划:保证组织在适当的时候获得适当数量、质量和种类的人员补充,满足组织和个人的需求。 ②招聘与甄选 :能够明确地规定工作职务的近期和长期目标,掌握工作任务的静态和动态特点。 ③员工的任用与配置:把最合适的人安排到适当的职位上的任务。 ④培训:明确从事的工作所应具备的技能、知识和各种心理条件。 ⑤绩效评估: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可以制定各项工作职责的客观标准和考核依据,使得绩效评估工作有章可依。 ⑥薪酬设计 ⑦职业生涯设计 工作分析的原则(选择) 1)目的原则 2)职位原则 3)参与原则 4)经济原则 5)系统原则 6)动态原则 工作分析流程(论述): 准备阶段→收集信息→分析阶段(整个的核心)→描述阶段→运用阶段→反馈调整 1)预备阶段,这一阶段解决的问题有:1、获得管理层的核准 2、取得员工的认同 3、建立工作分析小组 4、明确工作分析的总目标和任务 5、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6、明确分析对象 7、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2)收集信息阶段,包括:1、选择信息来源(应留意:1、不同层次的信息提供者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