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k型热电偶、max66758路温度显示系统.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动化工程训练课程设计
学院名称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自动化1202班
姓名
黎毅刚
指导老师
刘芳
目 录
绪论
方案论证
2.1温度采集方案
2.2显示界面方案
系统整体设计
3.1 系统总体分析
3.2设计原理 TOC \o 1-3 \u
各个元器件及芯片简介
4.1 AT89C51单片机介绍
4.2 K型热电偶简介
4.3 MAX6675简介
4.4 LCD12864简介
各部分电路设计
5.1温度采集电路
5.2数据处理电路
5.3温度显示电路
5.4超限报警电路
心得体会
附录1 硬件仿真图与运行效果展示
附录2 软件代码
第一章 绪论
在工业生产中,需要检测工艺生产线的温度,而且这个温度范围还很大。该系统采集主要以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处理核心,由它完成对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控制数据的无线传输。AT89C51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低电压/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片内带有一个8KB的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无线收发一体数传MODEM模块PTR2000芯片性能优异,在业界居领先水平,它的显著特点是所需外围元件少,因而设计非常方便。因此用来设计工业温度检测系统相当的合适。
在本文中,主要说明单片机与K型热电偶以及K型热电偶模数转换器—MAX6675的组合,形成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包括:如何针对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温度检测器件,如何根据选择的器件设计外围电路和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如何编写控制温度检测器件进行数据传输的单片机程序,并简要介绍数字温度传感器MAX6675的应用。
第二章 方案论证
2.1温度采集方案
方案一:模拟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将温度值转换为电压值,经运算放大器放大后送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再由单片机经过比较计算得到温度值。优点:应用广泛,特别是工程领域,采用不同的热敏电阻,可实现低温到超高温的测量。缺点:必须采用高速高位A/D转换器,系统复杂,成本高,还以引进非线性误差,得通过软件差值修正
方案二:采用集成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该传感器采用单总线接口,能方便的与单片机通信。测温范围从-55到+125,测温精度9-12位可调,12位时最大转换时间为750ms,但是不满足本设计的要求。缺点:不能实现高温测量。
方案三:采用K型热电偶与K型热电偶模数转换器—MAX6675的组合,该组合采用单总线接口,能方便的与单片机通信,测量范围从0到+1050度,测温精度为12位,完全满足本设计的要求,因此采用此方案。
2.2显示界面方案
方案一:用数码管显示,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只能显示一测量点和有限的符号。
方案二:采用LCD12864显示。可以实现中英文操作提示,方便人机交换。能同时显示多点温度值,使用方便,而且价格适中,本系统设计为多点温度采集情况可以采用。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总体分析
本系统采用的是K型热电偶采集温度,因此本设计有温度采集部分,数据处理部分,温度显示部分,故障显示并显示部分组成。AT89C51单片机以及单片机的外围电路由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温度显示电路,超限报警电路组成。系统设计框图如下:
八路温度数据采集电路晶振电路单
八路温度数据采集电路
晶振电路
单
片
机
LCD温度显示电路
超限报警电路
系统设计框图
3.2设计原理
温度采集部分
先使用K型热电偶对环境温度进行检查,再经过K型热电偶模数转换器—MAX6675,进行温度转换,将环境温度转换成12位二进制数据采集进单片机,以便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在本系统中,由于是8路温度采集,因此使用串行的方式,依次对8路温度进行采集,并用单片机的P2口来传输与反馈数据。
数据处理部分
利用算法,在单片机中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转换成百、十、个位通过P0口进行输出。
温度显示部分
通过调用LCD的显示函数,将温度以两列的方式实时地显示在LCD上。
超限报警部分
通过软件算法,检测8度的温度是否在100度到999度的范围内,一旦超过这个范围,这进行故障报警,并在LCD上显示“超温”或者“低温”,并且同时通过蜂鸣器以及LED灯,来进行声光报警。
第四章 各个元器件及芯片简介
4.1 AT89C51单片机介绍
AT89C51单片机简介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