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截瘫病人的护理.ppt

发布:2016-12-29约3.44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截瘫病人的护理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截瘫:是指脊髓受到破坏或压迫引起脊髓功能障碍 根据脊髓损伤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截瘫和不完全性截瘫。完全性截瘫是指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不完全性截瘫指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部分丧失。 截瘫病人主要死于并发症,其护理主要是预防并发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导致截瘫的原因较多,在外科最常见的是外伤,其次是肿瘤、结核 外伤中以脊柱骨折最多见。脊柱骨折脱位或附件骨折移位,使椎管容积变小,压迫脊髓;有时骨折片嵌入椎管压迫或刺破脊髓;有时椎管内血肿形成也可逐渐压迫脊髓造成脊髓损伤。也能见到火器伤,直接造成脊髓损伤。脊柱或脊髓肿瘤或结核也可浸润或压迫脊髓造成损伤。 病案 刘女士,32岁,以“车祸致双下肢麻木、运 动丧失8小时”入院。8小时前行走时,被迎 面而来的大卡车撞倒,事后感到腰背部疼 痛,活动困难,被人扶起坐后,感到疼痛加剧,双下肢麻木、不能活动。送来医院,收入骨科,经检查后诊断为L1压缩性骨折合并截瘫。经充分术前准备,于第二天进行脊髓探查减压术,手术顺利,术中发现,脊髓水肿,无断裂。 护 理 评 估 (一)健康史 了解暴力的性质、作用部位、暴力大小;受伤后的搬动情况,有无扭曲、折叠、翻身、起坐、站立、行走等;询问伤后的治疗经过、病情演变过程;了解有无其他脏器、组织的肿瘤,治疗经过及病情演变过程;了解有无结核病史,治疗过程及疗效。 护 理 评 估 (二)身体状况 1.一般损伤表现 脊柱骨折局部出现疼痛、肿胀、淤血斑、压痛,脊柱后凸畸形,不能翻身,翻身时疼痛加剧。 2.脊髓损伤表现 脊髓损伤的表现取决于损伤的类型及损伤平面的高低。一般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麻木或消失;躯干或肢体运动部分或全部丧失;生理反射(包括痛温觉、知觉、位置觉)减弱或消失;括约肌功能部分消失或完全消失(主要为大小便失禁);有病理反射出现。高位截瘫时,出现体温升高,气短、呼吸困难,严重时呼吸心跳停止。损伤的早期为弛缓性瘫痪,伤后3~6周转为痉挛性瘫痪。 护 理 评 估 3.并发症 骨质隆起处皮肤发红、起水泡、糜烂、形成溃疡,表示压疮易形成,如有恶臭、流大量分泌物表明合并感染。如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标志着肺部感染。如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标志着泌尿系感染。 护 理 评 估 4.估计瘫痪程度 常以截瘫指数来衡量瘫痪程度,截瘫指数由运动、感觉和内脏括约肌功能(大小便)障碍程度来决定,一般分为0、1、2 三个级,0表示功能正常,1表示部分功能丧失,2表示功能完全丧失。将此三项的级别相加所得到的数值,则为截瘫指数。在护理过程中,截瘫指数越来越大,说明病情加重,指数越来越小,说明病情好转 护 理 评 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对于突如其来的外伤所造成的截瘫没有心理准备,对日后的工作、生活的来源、社会支持状况常充满担忧,表现出焦虑、烦躁,有时会产生轻生念头。 护 理 评 估 (四)辅助检查 1.血、尿常规检查 了解有无泌尿系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 2.X线检查 了解有无脊柱骨折、骨折类型、部位、椎管有无狭窄;椎体有无破坏,有无肿瘤和结核征象; 3. CT、MRI检查 主要了解脊髓受压或损伤程度、损伤范围。 (五)治疗要点及反应 截瘫早期主要是去除原发病,及早进行脊髓探查、减压、按摩;后期重点是预防并发症,鼓励生活自理。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躯体移动障碍 与四肢瘫痪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长期卧床痰液引流不畅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 与长期卧床、躯体不能活动有关。 4.并发症 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 护 理 目 标 一 病人在他人的协助下能进行翻身、移 动肢体,生活能力逐渐恢复; 二 能有效地咳嗽排痰; 三 病人的皮肤保持完整,未发生压疮。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生活护理 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或不能自理,在护理时尽量满足病人的各种生活要求,照顾好病人洗漱、饮食及大小便,定期更换衣服、沐浴;保持会阴部、床单、被褥的清洁;调配饮食,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提供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易吸收,易消化的饮食,进而提高机体抵抗力;鼓励病人多喝水,每天(成人)2500毫升以上,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小便通畅,减少泌尿系统并发症;保持肢体于功能位,防止肢体畸形;鼓励病人进行各种力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