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①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4400亿吨有机物;
②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储存的能量约为7.11×1018kJ,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240000个三门峡水电站所发出的电力。
绿色植物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哪里呢?
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太阳的光能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植物体内的?
植物细胞为什么能捕获光能呢?
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体的结构
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绿叶中会有哪些种类的色素呢?
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各种色素在绿叶的含量相同吗?
捕获光能的色素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操作步骤:
提取色素
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
分离色素
观察与记录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对大多数生物,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_______。
太阳能
捕获光能的色素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占1/4)
(占3/4)
滤纸上色带的排列顺序如何?宽窄如何?说明什么?
1、韭黄和蒜黄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2、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叶绿素占到叶绿体中色素总量的3/4,是光合作用中的主要色素。
光照到物体表面后,该物体又将这种颜色的光反射出来,就是我们所见到的颜色。对植物而言,除了部分橙光、黄光和大部分绿光被反射外,其他的基本上都被叶绿素分子吸收了,所以植物的叶片呈现绿色。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片为什么往往是绿色的呢?
叶绿素中的吸收光谱
0
400
500
600
700 nm
50
100
叶绿素b
叶绿素a
这些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细胞中的什么部位呢?
叶绿体的结构
1880年,恩格尔曼的实验
隔绝空气
黑暗,用极细光束照射
完全暴露在光下
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
结论:
氧是由 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这些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是怎样进行的呢?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结论:水分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
17世纪海尔蒙特栽培的柳树实验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到相反的结果,所以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的实验;
1785年,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1845年,梅耶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德)萨克斯的实验
1864年,(德)萨克斯的实验
绿色叶片中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20世纪30年代,鲁宾和卡门(美)的同位素标记实验:
结论: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水,而不是来自CO2。
光合作用的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什么是光合作用呢?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CO2+H2O* (CH2O)+O2*
总反应式:
包括两个阶段:
1.光反应
2.暗反应
叶绿体
光
暗反应
色素分子
可见光
C5
2C3
ADP+Pi
ATP
2H2O
O2
4[H]
多种酶
酶
(CH2O)
CO2
吸收
光解
能
固定
还原
酶
光反应
暗反应
光合作用的过程
过程: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进行部位
条件
物质
变化
能量变化
联系
光能转换成电能
再变成活跃的化学能
(ATP、NADPH中)
活跃的化学能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
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原料
水的光解2H2O→4[H]+O2
合成ATP ADP+Pi → ATP
光
酶
光能
CO2的固定CO2+C5 →2C3
三碳的还原2C3 → →C6H12O6
酶
酶
ATP [H]
光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促进生物进化
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的过程来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光照强度
CO2
吸
收
量
CO2
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