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土的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规范》法 1、求某一时刻t的固结度与沉降量 2、求达到某一固结度所需要的时间 3、根据前一阶段测定的沉降-时间曲线,推算以后的沉降-时间关系 1、求某一时刻t的固结度与沉降量 2、求达到某一沉降量(固结度)所需要的时间 3、根据前一阶段测定的沉降-时间曲线,推算以后的沉降-时间关系 对于各种初始应力分布,固结度均可写成: 2、平均固结度Ut与沉降量St之间的关系 t时刻: 确定St的关键是确定Ut 确定Ut的核心问题是确定uz.t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在时间t的沉降与最终沉降量之比 二、固结度的计算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3. 地基沉降过程计算 1) 基本计算方法——均布荷载,单向排水情况 确定地基的平均固结度Ut 已知 解得 近似 简化 图表 教材P147,图4-29,曲线①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二、固结度的计算 Tv-反映固结程度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二、固结度的计算 不透水边界 透水边界 渗 流 1 2 3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1) 压缩应力分布不同时 2) 常见计算条件 实践背景: H小,p大 自重应力 附加应力 自重应力 附加应力 压缩土层底面的附加应力还不接近零 情况2、3:解析公式(4-59)和(4-60) 图表:图4-29 情况4、5:叠加原理,公式(4-61)-(4-63) 计算公式: 应力分布: 1 2 5 3 4 基本情况: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3. 地基沉降过程计算 二、固结度的计算 不透水边界 透水边界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3. 地基沉降过程计算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二、固结度的计算 不透水边界 透水边界 渗 流 1 2 3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2) 常见计算条件 (2)双面排水时 无论哪种情况,均按情况1计算; 压缩土层深度H取1/2值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二、固结度的计算 3. 地基沉降过程计算 透水边界 应力分布: 1 2 5 3 4 基本情况: 透水边界 H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三、有关沉降-时间的工程问题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t Tv=Cvt/H2 St=Ut S?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三、有关沉降-时间的工程问题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Ut= St /S? 从 Ut 查表(计算)确定 Tv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三、有关沉降-时间的工程问题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已知: t1-S1 t2-S2 公式计算?,? 计算t3-S3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三、有关沉降-时间的工程问题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四、固结系数确定方法 固结系数 Cv——反映固结速度的指标, Cv 越大,固结越快。 直接计算或直接量测误差太大 经验方法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四、固结系数确定方法 当U60%时二者非常接近 当U90%时二者差别逐渐加大 (2) 计算可得: (1) 经验方法一:时间平方根法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四、固结系数确定方法 经验方法一:时间平方根法 O? S S90 S0=0 O A (e)Cv=0.848H2/t90 (a)消除瞬时沉降,确定原点0’ (b)试验曲线的直线段,表示为: (c)做直线 与试验曲线交于点A (d)点A对应于横坐标 (Tv=0.848)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经验方法二:时间对数法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四、固结系数确定方法 自学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五、多维渗流固结理论简介 §4.4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自学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变形特性测试方法 一、三轴压缩试验 二、侧限压缩试验 三、普遍应力-应变关系及本构模型 四、现场原位试验(自学) 一维压缩性及其指标 一、e -σ′曲线 二、e - lgσ′曲线 三、先期固结压力 四、原位压缩曲线及再压缩曲线 一、单一土层一维压缩问题 二、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 三、地基沉降计算的若干问题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一、一维渗流固结理论 二、固结度的计算 三、有关沉降-时间的工程问题 四、固结系数的测定 五、多维渗流固结理论简介(自学)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小结 §4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为使大家对沉降的时间效应及其重要性有一个感性认识,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就是。。。,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巨大工程;。。。人工岛完成的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