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3放射性衰变解析.ppt

发布:2016-10-30约4.53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过量的放射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产生破坏作用。 20世纪人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研究放射性。 遭原子弹炸后的广岛 为了防止有害的放射线对人类和自然的破坏,人们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检测辐射装置 全身污染检测仪 辐射检测系统 辐射源的存放 铀 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外层用厚厚的水泥来防止放射线的外泄: 课堂小结 1. 三种衰变形式: 2. 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 ?衰变:放出?粒子 ?衰变:放出?粒子 ?衰变:总是伴随?射线或?射线产生 课堂练习 1、新发现的一种放射性元素X,它的氧化物X2O半衰期为8天,X2O与F2能发生如下反应:2X2O+F2=4XF+O2,XF的半衰期为:( ) A. 2天 B. 4天 C. 8天 D. 16天 C 解析:根据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而跟其他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无关,所以X2O、XF、X的半衰期相同,均为8天。正确的答案为选项C。 2、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给农作物施肥时,在肥料里放一些放射性同位素,是因为农作物吸收放射性同位素后生长更好 B.输油管道漏油时,可以在输的油中放一些放射性同位素探测其射线,确定漏油位置 C.天然放射元素也可以作为示踪原子加以利用,只是较少,经济上不合算 D.放射性元素被植物吸收,其放射性能将发生改变 B 解析:利用了同位素的示踪法 3、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γ射线使空气电离,把静电荷除去 B.利用β射线照射植物的种子,使产量显著增加 C.利用α射线来治疗肺癌、食道癌等 D.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跟它的非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作为示踪原子 D 解析:放射性同位素的示踪方法的利用 4、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负电子和正电子是哪里来的? 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和中子发生了变化,当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了电子;当质子转化为中子时,放出了正电子。 5、下列关于放射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放射线可以用来进行工业探伤. B、放射线可以使细胞发生变异. C、放射同位素可以用来做示踪原子 D、放射线对人体无害. D 解析:放射性射线的性质的理解,注意,放射性射线是读人体有害的。 6.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跟这种元素其他同位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中子数 B.放射性同位素代替非放射性的同位素制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要发生改变 C.人造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要短得多 D.人造放射性同位素放射后的废料处理比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废料处理困难 解析:放射性同位素性质的理解 C 7.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γ射线使空气电离,把净电荷泄去 B.利用β射线照射植物的种子,使产量显著增加 C.利用α射线来治疗肺癌、食道癌 D.利用γ射线可对金属内部进行探伤 D 解析: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1.(1998年高考题)天然放射性元素 (钍)经过一系列a衰变和b衰变之后,变为 (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 )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C.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a衰变和8次b衰变 D.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a衰变和4次b衰变 高考链接 BD ??? ??? ??? 解析:钍核中质子数为90,中子数为232-90=142,而铅核中质子数为82,中子数为208-82=126,故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16个中子。故B选项正确,A选顶不正确。由于铅的质量数为208,而钍的质量数为232,说明衰变中减少了24个核子,只有a衰变才能使质量数改变,每次减少4个核子,故这是6次a衰变的结果,但6次a衰变质子数应减少12,而实际减少了8个,说明有4个中子在核反应中转化为质子,由于每次b衰变中有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故这过程中有4次b衰变,才能使钍核中质子数减少8,中子数减少16。故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所以正确选项为B、D。 2.(09·浙江)氮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伦力和核力,则3种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核力、万有引力、库伦力 B.万有引力、库伦力、核力 C.库伦力、核力、万有引力 D.核力、库伦力、万有引力 D 解析:核力是强力,它能将核子束缚在原子核内。万有引力最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