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保安族人口数为16505。.ppt

发布:2017-02-28约1.24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陈佳佳 吕漂漂 王超燕 周洁萍 古靖雯 陈雪梦 方学燕 讲解:陈佳佳 民族概况 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为16505。聚居区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保安”为本族自称。旧时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而被称为“保安回”。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根据本族自愿,定名为保安族。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 。 zhi 保安族以农业生产为主,部分人兼营手工业和副业。 保安族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豆类、洋芋、荞麦、胡麦、大黄芥和小辣芦等 。 手工业以打刀为主,被称为“保安刀” ,约有100多年的历史。 保安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 精湛。保安腰刀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比较著名的腰刀有“什样锦”、“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线” 、“双落”、“满把”、“扁鞘”、“蒙古刀”、“哈 萨克刀”、“鱼刀”等等。刀面上,分别镌刻着手、龙 、梅花等各种图案,这是区别腰刀的不同风格、不同式样的标志。其中最漂亮的要数“什样锦”,最有名气的则推“波日季”。 传说从前保安人居住的地方美丽富绕,人畜兴旺。 忽然,有一年出现了一个魔鬼,隔三差五魔鬼就下山到 村子里掠取姑娘,人心慌慌,不敢出门。血气方刚、见 义勇为的铁匠哈克木,手持钢刀前去山洞与魔鬼搏斗, 任凭他举刀猛砍,总伤不着魔鬼。后来,有一位白胡子 阿爷给他托梦说:“孩子,有一种叫“波日季”的腰刀 可制服魔鬼,对面山上有个天池,天池西边有棵老树, 你按照此树的叶子打一把腰刀,并记住在刀面上要凿上 有树叶的图案”。后来哈克木遵照白胡子阿爷的话精心 打制了波日季腰刀,并亲自持刀杀死了魔鬼和毒蛇,救 出了许多姑娘。人们为了纪念哈克木的功劳,至今还保 留了波日季的原样。 著名的“双刀”和“双垒刀”的刀把,多用黄铜或红铜、牛骨垒叠而成,图案清雅美丽,享有“十样景”的赞语,誉满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 保安族的主食主要有小麦、青稞、玉米、土豆、糜谷、豌豆等,通常做成馒头、花卷、包子哥牟、面片、面条、长饭、拉条子、发面疙瘩、糠糠、罗锅、油香、酥馓、油果、馓子、散饭和油搅团。肉食以牛羊肉为主,不吃猪、马、驴、骡和其他凶猛禽兽之肉和一切自死动物的肉,也不吃动物的血 全羊席 馍馍 包子 保安人的服饰与当地的回族、东乡族无根本差异。男子平时戴白色号帽,身穿白色衬衣,黑色坎肩,蓝或灰色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多穿中山服或军便服。未婚女子多穿鲜艳的各色上衣,头戴细薄柔软透亮的绿绸盖头;已婚少妇以及中年妇女平时多戴白色卫生帽,外出时则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多着深色服饰,戴白盖头。 男的 女的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