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1.pptx

发布:2019-11-27约5.74千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前 言 伟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革命理想教育要坚持下去。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井冈山)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1.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2.井冈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3.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4.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5.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6.井冈山精神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概况 1.根据地地域范围 地处江西、湖南两省之交的罗霄山脉中段,红色区域主体包括六县一山(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湖南的酃县、茶陵,一山是指井冈山),鼎盛时期面积达7200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莲花县茶陵县永新县宁冈县井冈山遂川县酃县(炎陵县) 2.五大哨口北面,黄洋界哨口海拔1343米东面:桐木岭哨口,海拔800多米西北面,八面山哨口,海拔1434米西南面:双马石哨口,海拔1200多米南面:硃沙冲哨口,海拔600余米3.井冈山时期的知识分子(1)留学生朱 德:留学德国 、苏联 陈 毅:留学法国何长工:留学法国 (2)黄埔军校生 根据现有史料考证,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红军官兵中,可以确定的黄埔军校生41人: 卢德铭、张子清、余洒度、苏先俊、伍中豪、徐彦刚、陈浩、陈毅安、张宗逊、谭希林、陈龙鹤(朝鲜人)、范树德、曾士峨、游雪程、刘型、王良、陈伯钧、吕赤、徐恕、黄子吉 王尔琢、王展程、朱云卿、杨至成、刘之至、林彪、唐天际、戴诚本、肖劲、朱舍我、段辉唐、袁崇全、陈东日、邝鄘 、李天柱、陈俊、曹福昌、刘铁超、资秉谦 邓萍、贺国中 (3)大学生 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大学生16人: 北京中法大学的陈毅 山东青岛大学及武昌中山大学的罗荣桓 北京大学的李却非(29)、伍中豪(27)、邝鄘(31)、谭衷(27)、刘霞(38) 北京师范大学的邓贞谦(21) 北京私立国民大学的朱亦岳(39) 上海大学的何挺颖(24) 上海复旦大学的游雪程(27) 南京南方大学及上海法政大学的谭梓生(32) 重庆中法大学的徐彦刚(28) 湖南益阳信义大学的曾士峨(27) 上海持志大学的王良(27) 湖南南华大学的周鲂(29) 井冈山的三大亮点: 在这里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 开创了一条革命新路——井冈山道路培育了一个精神瑰宝——井冈山精神走出了一批开国元勋——中国的脊梁 从井冈山走出的开国元勋1位领袖:毛泽东5位元帅:朱德 彭德怀 林 彪 陈毅 罗荣桓3位大将:粟裕 谭 政 黄克诚15位上将:邓 华 朱良才 李聚奎 杨至成 杨得志 肖 克 宋任穷 宋时轮 张宗逊 陈士榘 陈伯钧 赵尔陆 黄永胜 赖传珠 彭绍辉 21位中将:王辉球 王紫峰 毕占云 杨梅生  李寿轩 肖新槐 张令彬 张国华  欧阳毅 赵 鎔 姚 喆 晏福生  周玉成 唐天际 曹里怀 韩 伟 赖 毅 谭甫仁 谭希林 谭冠三 谭家述11位少将:王云霖 王耀南 龙开富 吴树隆  张平凯 张树才 刘显宜 黄连秋  郑效峰 曾敬凡 赖春风 22位省部级领导干部: 谭震林 滕代远 何长工 陈正人  江 华 刘 型 李 立 李克如 吴仲涟 杨立三 张际春 周 里 贺敏学 贺子珍 高自立 黄 达 曾 志 彭 儒 康克清 熊寿祺 谭政文 肖 明三、井冈山斗争史(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井冈山的斗争历时两年零四个月(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1927.10-1928.3) 核心内容:毛泽东引兵井冈,首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秋收起义西江月 · 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一团 修水9月11日,秋收起义部队三团 铜鼓9月10日,秋收起义部队二团 安源2.文家市会议—“退兵”9月19日,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文家市 3.芦溪折将9月22日,秋收起义部队到达芦溪 4.莲花“转向”9月25日,秋收起义部队到达莲花汪泽楷 5.三湾改编 一、在组织上进行整编,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 二、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确立“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 三、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 9月29日,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三湾 我军建军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将一支由旧式军人和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部队改造成为一支新型人民军队,标志着工农革命军的新生。 6.古城定策10月3日,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冈古城 袁文才致毛泽东的信 毛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