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1教案分析.ppt

发布:2016-05-02约3.17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什么是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的类型 适应性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免疫应答的过程 一.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二.抗原提呈细胞的分类 一.T细胞的识别阶段——形成免疫突触 (四)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二.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 三.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增殖和分化 IL-2 在T细胞增殖中的重要作用 效应性CD4+Th1、Th2细胞的形成 4.效应性CD8+CTL细胞 4.效应性CD8+CTL细胞的形成(2) 效应性CD8+CTL细胞的形成(c) 4.记忆性T细胞的特点和作用 一.Th1细胞效应 二.Th2细胞的效应 三.CTL细胞效应 一.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二.Th细胞在体液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 (class switch) 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 (三)效应阶段 一.TI抗原的分类 二.TI-Ag诱导的免疫应答的特点 一.初次接受抗原刺激——初次应答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特性比较 总结 二.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1.BCR的作用 2.Igα/Igβ的作用 3.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CD19/CD21/CD81/CD225)的作用 (二)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1.TD-Ag诱导抗体的产生必须有Th细胞参与。 2.Th细胞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3.Th2细胞分泌IL-4、IL-5等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是指一个B细胞克隆在分化过程中V-D-J功能性基因片段保持不变,而发生C基因重排的过程。通过类别转换一个B细胞克隆可产生两种不同类别的Ig,但其抗原特性完全相同。 即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三.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一)TI抗原的分类 I型TI-Ag(TI-1):如脂多糖 II型TI-Ag(TI-2):如荚膜多糖 二.TI-Ag诱导的免疫应答的特点 1.无Ig类别转换,只产生IgM抗体 2.无需APC和Th细胞的辅助 3.无细胞免疫应答 4.无记忆细胞形成,不发生再次应答 * *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抗原特异性异物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全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1.根据最终效应分为 正免疫应答:排除异物 负免疫应答:免疫耐受 2.根据效应机制 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TD抗原引起 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TD或TI抗原引起 淋巴结、脾脏等外周免疫器官是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初次接受抗原刺激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可以通过淋巴液和血液循环迁移到炎症部位,发挥免疫效应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过程 1.抗原识别阶段: APC加工处理抗原,T、B细胞表面TCR、BCR识别抗原的阶段。 2.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T、B细胞在双信号刺激下活化,进而克隆增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和分子。 3.效应阶段 效应细胞清除抗原作用。 一.抗原提呈细胞 1.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cell,APC) 能提呈、加工、处理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又称辅佐细胞。 2.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APC将抗原加工处理成小分子多肽,多肽片断与MHC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表达在APC表面,供抗原特异性T细胞识别,从而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 内源性抗原 指在APC内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抗原。内源性的抗原在APC细胞质蛋白酶体中加工处理。 外源性抗原 指APC通过吞噬或吞饮方式从细胞外摄取的抗原。外源性抗原在APC内体中加工处理。 3.抗原提呈细胞的分类 (1)广义上的APC 能表达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任何细胞。 (2)专职性的APC 能组成性地表达MHCII类分子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 (3)非专职APC 经诱导后能表达MHC II类分子的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和上皮细胞,还包括能表达MHC I类分子和非己抗原的体细胞,如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APC对内源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