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_逆向型选择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逆向型选择题
1. 特点: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称为逆向选择题。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 “无”“没有”“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2. 解法:(1) 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2) 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3) 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专项训练】
1. (原创)“武王克商以后,周公成王封建诸侯。”(翦伯赞《中国通史》)其中的“诸侯”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不包括( )
A. 爵位世袭 B. 开疆拓土
C. 朝觐纳贡 D. 拥有武装
2. (2013·如皋中学)东南沿海的倭患平息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明廷开放福建漳州月港,“准贩东西二洋”,规定民间商人申请文引,缴纳税银后,可从月港出发到东西二洋从事贸易,史称“隆庆开关”。下列对此评述错误的是( )
A. 明廷隆庆元年开放了“海禁”
B. 月港的开放推动了民间海外贸易
C. 月港的开放强化了朝贡贸易
D. 明朝“海禁”政策并非自始至终推行
3. (2013·淮安模拟)“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采茶可怜真可怜,三夜没有两夜眠。茶树底下冷饭吃,灯火旁边算工钱。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这是清朝民间《武夷山采茶歌诗》,据此不能说明( )
A. 清代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B. 制茶业以手工劳动为主,劳动者生活艰苦
C. 清代福建武夷山茶业主要从江西外销海外
D. 茶歌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的茶叶文化现象
4. (2012·南师附中)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学,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 先秦儒学以个人修为的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
B. 汉代儒学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
C. 儒学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学发展演变
D. 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学对个人修为的关注
5. (原创)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中说:“中学其体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下列观点与之明显不同的是( )
A.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
B. “今诚取西人气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薛福成)
C. “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王韬)
D.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6. (原创)有学者论及晚清时说:“共同的民族意识和感情常常使官与民之间还有相通的一面。”这不适合于认识( )
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 黄海海战和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7. (原创)据统计,1911-1913年,全国共成立实业团体72个,几乎遍及所有省区,海外华侨也大规模投资国内产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B. 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D. 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8. (原创)据统计,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与这一现象缺乏直接关联的是( )
A. 《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B.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9. (原创)如果以“两极格局中的中国元素”为题展开探究活动,以下史实不需要关注的是( )
A. 1949年苏联第一个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B. 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1972年中美签订《上海联合公报》
D.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 (2013·如皋中学)1901年1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下列各项是一部关于伦琴的电视片中设计的镜头,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人们可以通过无线电广播得知他获奖的消息
B. 伦琴为节省时间可以订机票前往瑞典领取奖金
C. 伦琴可以从报纸上获悉列强驻军北京至山海关
D. 伦琴可以用奖金购买垄断公司股份而成为股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