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三期地质害防治工程地质勘查技术要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1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
二○○四年十二月
目 录
0 前 言 1
1 总 则 2
2 基本规定 3
2.1 地质灾害分类 3
2.2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及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5
2.3 勘查阶段的划分 6
2.4 勘查设计 7
3 地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9
3.1 作业技术依据 9
3.2 测区采用的坐标系统及成图规格 9
3.3 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9
3.4 地形测量 11
3.5 剖面测量 11
3.6 钻孔等勘探点工程测量 12
3.7 重要野外地质观测点、物探控制点测量 12
3.8 上交资料成果 12
4 工程地质测绘 13
4.1 滑坡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13
4.2 崩塌(危岩体)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16
4.3 塌岸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17
5 勘探 19
5.1 滑坡工程地质勘探 19
5.2 危岩体(崩塌)工程地质勘探 31
5.3 塌岸工程地质勘探 33
6 试验 36
6.1 一般规定 36
6.2 滑坡试验 36
6.3 崩塌(危岩体)试验 40
6.4 塌岸试验 41
6.5 测试结果统计 42
7 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43
7.1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43
7.2 危岩稳定性评价 46
7.3 塌岸预测与评价 48
8 监测 49
8.1 一般规定 49
8.2 监测内容 49
8.3 监测方法的选择 50
8.4 监测网点的布设 50
8.5 监测周期及监测精度 51
8.6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 51
9 勘查成果 52
9.1 一般要求 52
9.2 滑坡勘查成果 52
9.3 危岩(崩塌)勘查成果 61
9.4 塌岸勘查成果 66
9.5 提交成果要求: 72
10 施工地质工作 74
11 规范性附录 75
11.1 地质灾害勘查物探常用方法技术要求 75
12 资料性附录 85
12.1 崩滑体稳定性野外评价指标 85
12.2 滑坡发育阶段划分 87
12.3 滑坡刚体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基本方法 88
12.4 危岩稳定性评价 92
12.5 塌岸预测 98
12.6 滑坡涌浪计算方法 102
12.7 库区泥岩岸坡统计参数表 108
12.8 三峡水库运行特征 111
12.9 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各断面水位表 113
12.10 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各断面土地征用线和分期移民迁移线水位表 116
12.11 三峡库区长江支流各断面土地征用线和分期移民迁移线水位表 121
12.12 钻孔验收表 127
13 参考资料 128
13.1 滑坡滑面(带)的判识 128
13.2 滑带、滑面及其抗剪强度 133
13.3 滑坡稳定性分析 144
0 前 言
1 总 则
1.1 为使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有统一的技术标准,达到勘查手段适当、工作量经济合理并确保成果质量的目标,制定《勘察技术要求》。
1.2 本《勘察技术要求》只适用于三峡库区三期滑坡、崩塌及库岸防治工程地质勘查。
1.3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充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合理避让、重点治理”的指导思想。
1.4由于三峡工程三期蓄水提前一年,使三期地质灾害防治时间十分紧迫,为加快进度,三期地勘工作按以下要求实施:
(一)对于已明确必须紧急工程治理项目,在已完成的规前勘查的基础上,将可研和初步设计阶段勘查两阶段合并,达到详勘深度要求。
在勘查过程中,根据设计需要,及时提出中间性勘查成果,供设计单位及时研究防治方案。勘查单位应结合防治方案的工程布置,及时调整原勘查设计,使勘查成果满足防治工程初步设计的需要。
(二)对于其它勘查项目,按正常勘查阶段实施
应首先完成并及时提交可研勘查报告,满足可行性研究的要求 ,以尽快确定工程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防治工程决策提供依据。此后则根据可研后的决策决定是否进行下一阶段的勘查,以及相应的工作安排及成果提交。
1.5 三期勘查应充分利用规前勘查的成果资料,进一步分析规前勘查稳定性初步评价和防治工程建议方案,研究勘查方案的布设。
1.6 三期勘查工作中,应加强勘查手段的综合利用,勘查资料的综合分析,稳定性的综合评价,提高勘查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1.7《勘察技术要求》侧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特点而制定,没有提及的一些通用要求如术语、符号、岩土分类以及归档要求等遵照国家及部门有关标准执行。
2 基本规定
2.1 地质灾害分类
列入三峡库区第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质灾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