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章--水境保护规划.pptx

发布:2019-05-07约9.17千字共9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环境学 授课班级:自然地理与资源 环境1401 主 讲 人:雷军成 授课单位:地理与规划学院;第十章 目 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第一节 水环境保护规划概述;水环境保护规划概念与任务 (一)、水环境保护规划概念 水环境保护规划指将经济社会与水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系统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以实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主要手段,从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对各种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排放制定总体安排,以达到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和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的。;(二)、水环境保护规划的任务、内容和目的 任务: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结合区域内或区域间的水环境特点,选定规划目标,拟定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方案,提出生态系统保护、经济结构调整建议等。 ;内容:水环境质量评估、水功能区的划分与协调、水污染物预测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水污染防治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拟定等。 目的: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维护好水域水量、水质的功能与资源属性,运用模拟和优化方法,寻求达到确定的水环境保护目标的最低经济代价和最佳运行管理策略。 ;水环境保护规划类型;(一)、按层次分类 1.流域规划 定义:从全流域着眼,由技术经济论证入手,在流域范围内协调各个主要污染源之间的关系,保证在全流域范围内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的用水能满足规定的水质要求。 ;目的:作为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依据和区域规划的基础。 要求:在规划中应拟定水环境保护的近期要求和远期目标,确定水环境保护方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提出规划设施的具体措施和步骤。;2.区域规划 定义:指流域范围内具有复杂污染源的城市或工业园区的水环境规划。 目的:将流域规划的结果——污染物限制排放总量分配给各个污染源并以此制定具体的方案;为下一层次的城市规划以及设施规划提供指导。 ;3.城市规划 定义:以城市(或工矿区)作为规划对象而开展的水环境保护规划,其特点是系统主体相对集中在一个城市区域内。 地位: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是目前环境保护规划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类型,也是目前实践最多的类型。 ;4.设施规划 定义: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水污染控制系统而制定的建设规划。 要求:所选定的污水处理设施既要满足污水处理效率的需求,又要使污水处理的费用最低。 ;(二)、按规划方法分类 1.排放口处理最优规划 定义:排放口处理最优规划是以每个小区的污水排放口为基础,在水体水质保护目标的约束下,求解各排放口污水处理效率的最佳组合,目标是各排放口的污水处理费用之和最低。在排放口处理最优规划时,各个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不变,处理污水量等于各小区收集的污水量。;2.均匀处理最优规划 定义:均匀处理最优化的目的是在区域范围内寻求最佳的污水处理厂位置与规模的组合,在相同的污水处理效率条件下,追求全区域的污水处理费用最低。 ;3.区域处理最优规划 定义:区域处理最优规划时排放口处理最优规划与均匀处理最优规划的综合体。在区域处理最优规划中,既要寻求最佳的污水处理厂的位置与容量,又要寻求最佳的污水处理效率的组合。;(三)、按水体分类 1.河流规划 定义:以一条完整河流为对象而编制的水环境保护规划。包括水源、上游、下游及河口等各个环节。 2.河段规划 定义:以一条完整河流中污染严重或特殊要求的河段为对象、在河流规划指导下编制的局部河段水环境保护规划。 ;3.湖泊规划 定义:以湖泊为主要对象而编制的水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时要考虑湖泊的水体特征和污染特征。 4.水库规划 定义:以水库及库区周边区域为主要对象而编制的水环境规划。 ;(四)、按管理目的分类 1.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定义: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就是选择适当的位置,建设适当规模和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以达到既能满足水体的水质要求,又能使整个系统水污染控制费用最低的效果。;2.水质规划 定义:水质规划是为使既定水域的水质在规划水平年能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需求而开展的规划工作。在规划过程中通过水体水质现状分析,建立水质模型,利用模拟优化技术,寻求防治水体水污染的可行性方案。;3.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定义: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是为保护和改善水质而制定的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体系。在规划过程中要根据规划水平年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运用模拟和优化方法,提出防治水污染的综合措施和具体安排。;水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原则 1.符合政策、遵守法规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3.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综合治理、多措并举 5.经济合理、技术可行;(二)、工作流程 1. 确定规划目标 目标内容:水环境保护规划范围、水体功能、水质标准。 要求:立足区域具体情况和需要;确定一个和多个可行的目标。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