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使学生掌握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与时俱进的创新要求,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身体力行者。
要求学生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通过自己的成长过程及自己家乡的积极变化加深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不断开创的必然联系。
二、授课学时:4学时
三、本章基本概念
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2.根据时代变化和时代要求,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和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正确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辨证关系;
2.通过讲解,让学生正确评价邓小平和江泽民在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及发展方面的重要贡献。
本章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一)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换言之,思想路线是指以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制定方针、政策并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思想原则、准则。它主要解决思维和存在、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及统一问题。我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思想路线至关重要,只有科学确立、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能正确地把握时代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从而正确地引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走向胜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源泉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解决为什么要重新恢复或确立党的思想路线。
1.马恩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是坚持这一思想路线的结果。(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
2.列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第一个社会主义苏联的诞生,是列宁坚持这一思想路线的结果,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阶段。(一国胜利论)
3.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排除教条主义的干扰,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第一次飞跃)
4.邓小平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出了困境。最终坚守住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后一块大阵地。(第二次飞跃)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但这一时期,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文化大革命”更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
这个问题主要讲邓小平在我党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并抛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情况下,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困难、斗争和最终在思想理论、舆论上为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① 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严重障碍
(1)“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文化大革命”几乎完全抛弃了党的思想路线,封建专制的残余肆虐、个人迷信、教条主义猖獗,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2)“两个凡是”的禁锢
“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在毛泽东逝世后,中国亟待发展的时刻出现的一股错误思潮。其实质是要继续维护毛泽东的晚年错误,继续禁锢人民的思想,既完全违背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严重阻碍了党和国家的工作进一步发展。
② 冲破“两个凡是”的斗争
(1)邓小平在粉碎“四人帮”后,虽然尚未恢复工作,但他仍然以大无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胆略和革命战士的英勇气概,坚决批判两个凡是,明确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积极宣传并坚持提倡恢复党的思想路线。
(2)邓小平及时的积极支持1978.5.10.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并肯定了讨论中的正确观点,重新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