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灰霉病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花卉病害防治 (一)叶、花、果病害防治 园林叶花果病害的防治原则: 1、减少侵染来源和喷药保护是防治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的主要措施。 2、改善园林植物生长环境是控制病害发生的根本措施。 1、灰霉病类 灰霉病是草本观赏植物的最常见真菌病害。 灰霉病的病症很明显,在潮湿情况下病部会形成显著的灰色霉层。 仙客来灰霉病 雏菊灰霉病的病花 灰霉病类的防治措施 (1)控制温室湿度。 (2)清除侵染来源。 (3)加强肥水管理,注意园艺操作。 (4)药剂防治: 于生长季节喷药保护。 在温室大棚内使用烟剂和粉尘剂,是 防治灰霉病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 二、白粉病类 白粉病是园林植物上常见的重要病害,除针叶树和球茎、鳞茎、兰花等类花卉以及角质层、蜡质层厚的花卉(如山茶、玉兰等)以外,许多观赏植物都有白粉病。 白粉病的病症非常明显,在发病部位覆盖有一层白色粉层。 引起园林植物白粉病的常见病原菌是,白粉菌属(Erysiphe)、单囊壳属(Sphaerotheca)、内丝白粉菌属(Leveillula)、叉丝壳属(Microsphaera)、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紫玉兰白粉病 金盏菊白粉病 大叶黄杨白粉病 凤仙花白粉病 紫薇白粉病 狭叶十大功劳白粉病 瓜叶菊白粉病 瓜叶菊白粉病 月季白粉病 月季白粉病 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1)秋冬季清园,减少侵染来源。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性。 (3)喷药防治。 生长季节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或15%绿帝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进行喷雾; 在温室内可用45%百菌清烟剂熏烟,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250克,也可在夜间用电炉加热硫磺粉(温度控制在15~30℃)进行熏蒸,对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锈病类 锈病是园林植物中的一类常见病害,据统计全国有80余种园林植物锈病。 园林植物受害后常造成提早落叶、花果畸形,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植物的观赏性。 园林植物锈病中常见的病原菌有: 柄锈属(Puccinia)、单胞锈属(Uromyces)、多胞锈属(Phraymidium)、胶锈属(Gymnosoporagium)、柱锈属(Cronartium)等。 玫瑰锈病 玫瑰锈病 海棠锈病 桧柏海棠锈病 海棠锈病1、桧柏上的菌瘿 2、冬孢子萌发 3、海棠叶上的症状 4、性孢子器 5、锈孢子器 桧柏-海棠锈病 桧柏-海棠锈病 桧柏-海棠锈病 桧柏-海棠锈病 锈病类的防治措施 (1)合理配置园林植物是防止转主寄生的锈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2)清除侵染来源。 (3)化学防治。在休眠期喷洒3oBe的石硫合剂可以杀死在芽内及病部越冬的菌丝体; 生长季节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60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生物防治。 4、煤污病类 煤污病是园林植物上的常见病害。 发病部位的黑色“煤烟层”是煤污病的典型特征。 由于叶面布满了黑色“煤烟层”使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既削弱植物的生长势,又影响的植物的观赏效果。 花木煤污病 1.分布与为害 : 煤污病在南方各省份的花木上普遍发生,常见的寄主有:山茶、米兰、扶桑、木本夜来香、白兰花、五色梅、阴绣球、牡丹、蔷薇、夹竹桃、木槿、桂花、玉兰、紫背桂、含笑、紫薇、苏铁、金桔、橡皮树等。 发病部位的黑色“煤烟层”削弱植物的生长势,影响观赏效果。 2.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植物的叶片,也能为害嫩枝和花器。 病菌的种类不同引起的花木煤污病的病状也略有差异,但黑色“煤烟层”是各种花木煤污病的典型特征。 山茶煤污病 紫薇煤污病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越冬。 翌年温湿度适宜,叶片及枝条表面有植物的渗出物、蚜虫的蜜露、介壳虫的分泌物时,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就可萌发并在其上生长发育。 菌丝和分生孢子可由气流、蚜虫、介壳虫等传播,进行再次侵染。病菌以昆虫的分泌物或植物的渗出物为营养,或以吸器直接从植物表皮细胞中吸取营养。 病害的严重程度与温、湿度、立地条件及蚜虫、介壳虫的关系密切。 温度适宜、湿度大,发病重;花木栽植过密,环境阴湿,发病重;蚜虫、介壳虫为害重时,发病重。 在露天栽培的情况下,一年中煤污病的发生有二次高峰,3~6月和9~12月。 温室栽培的花木,煤污病可整年发生。 煤污病的防治措施 煤污病的防治以及时防治蚜虫、介壳虫的为害为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 (1)加强管理,营造不利于煤污病发生的环境条件。注意花木栽植的密度防止过密;适时修剪、整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林内湿度。 (2)药剂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