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的电力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及其进展.ppt
时域及频域的方法*频率(Hz)时域:回复电压(RVM)极化/去极化电流(PDC)频域:频域谱法(FDS)缺点:?低频段水分估计
?测试时间0,0010,010,11100,00010,0010,010,11101001000tan?高低高高低低纸板中的水分绝缘几何尺寸油电导率0,1101001000110100100010000时间(s)I((nA)1低highlow油电导率高IdepIpol绝缘几何尺寸碳纳米管SF6分解气体检测CNT气体传感器对GIS中PD的基本响应特性0.1MPaSF6尖-板电极施加电压:10kV-30kV使用CNT气体传感器能够检测出SF6中发生的局部放电PD发生传感器导纳增加新型振荡波测试系统*OWTSM28kVpeakvoltageOWTSM60kVpeakvoltage电力设备状态检测新的发展方向*04030102气象信息的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合并单元与二次保护系统结合III智能电网中的状态检测
特点与要求*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智能计量技术传感与通信技术分析与辅助决策技术可视化展现与操作**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全面建设阶段,建成发、输(配)、用互动式交易、运行平台,为发电厂、用户提供在线定制服务。推广运用阶段,总结试点经验,提出智能电网建设标准,逐步推广智能电网建设。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工作。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我国应分三个阶段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远红外法DGA监测系统(FTIR)*FTIR现场安装图*FTIR的性能*UHF局放检测传感器**UHF测局放实例——故障之一*局放量6000pC解体发现系由于静电屏蔽焊接不良造成电位浮动产生在线测温的关键部件
温度计(传感器端部)安装温度计(传感器端部)安装*在线圈或线圈套筒处理之前安装改良支撑、合适的支架以保护光纤电缆为了便于安装,需要将套筒磁极尾的末端进行适当的改动完整撑条必须安装在临近最热点的撑条中,更换原有的盘式绕组。合适尺寸的楔形撑条是必须的温度计(传感器端部)安装*温度计(传感器端部)安装*温度计(传感器端部)安装*油箱壁安装方式*运行——动态负荷*HotspotTopOilLoad光纤测温的重要性*与传统方法的不同在线监测油温与绕组温度不一致冷却系统瞬时控制现场维修人员有效工具热运行试验红外热成像测试技术*原理:用红外线热像仪来捕捉(接收)物体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显示物体表面辐射能量密度的分布情况(红外热图)。通过观察物体的红外热分布图,并测量所需位置的温度,来判断设备故障所在的位置及程度(缺油,受潮,松动,绝缘老化等情况)。特点:是被动的、非接触式的检测。在设备运行状态时测试。远距离、准确、实时、快速、简便、安全、可靠、直观。红外检测实例——导线*华中至上海500kV线路孝感段巡检导线连接处;距离50m紧急缺陷(256oC),现场带电作业红外检测实例——线路绝缘子*红外检测实例——隔离开关*红外检测实例——断路器*红外检测实例——PT*红外检测实例——避雷器*红外检测实例——CT*tand:3.1%超标(标准1.0%)DGA:(ppm)H2:73714C2H4:125CH4:13749C2H6:1884C2H2:7总烃:15766严重超标红外检测实例——高压电缆*用吊舱进行线路航测*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设备散热、传热条件不同,这样所测得的发热点相对环境温度的温升存在误差,必然带来热缺陷判断的误差;01只能观察设备表面温度分布,对于设备内部过热点(电缆接头、GIS内部接头、断路器触头等),很难确定其警戒温升。02不同设备、不同材料的发热特性各不相同,在不同条件下的允许温升应各不相同,以及测量的误差和参考点选取的随机性,所得相对温升存在很大误差,根据相对温升来分析热缺陷并不准确。目前的红外诊断技术侧重于红外图谱的定性分析,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03红外诊断的局限性GIS内部温度等值曲线图(设线芯温度为368.613℃)紫外线成像*通过观察设备的“电晕”及“电气放电”“电弧”来判断设备的故障所在位置断股,污染,裂纹等现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