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分多路复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数据和信号三者之间的联系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而信号是数据的编码。 2. 线路交换的特点??? (1) 优点 线路建立后,所有数据直接传输。因此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有序(按原来的次序)。??? (2) 缺点 线路接通后即为专用信道,因此线路利用率低。例如,线路空闲时,信道容量被浪费。??? 线路建立时间较长,造成有效时间的浪费。例如,只有少量数据要传送时,也要花不少时间用于建立和拆除电路。 ??? (3) 结论 线路交换适用于高负荷的持续通信和实时性要求较强的场合(如会话式通信),不适合突发性通信。 3. 线路交换用于计算机网络的不足之处??? (1) 资源浪费??? 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的特点是突发性通信,线路上真正用于传送数据的时间一般不到10%甚至是1%,绝大部分时间线路实际上是空闲的。??? (2) 适应性不强??? 计算机网络中各种设备相差很大,使用线路交换,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计算机很难互相进行通信。??? (3) 不够灵活??? 只要通信双方建立的线路中任何一点出现故障,就必须重新拨号建立新的连接。 2. 报文交换的特点 (1) 报文交换的优点 线路利用率高。由于两站点之间的线路不是专用线路,因此许多报文可以分时共享这些线路。 可以进行速度和代码的转换。即,可以实现不同类型计算机间的通信。 故障的影响小。如果两站点之间的某条线路发生故障,报文可以选择其它线路进行传送。 多目的报文。可以将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 不需要收、发两端同时处于激活状态。 (2) 报文交换的缺点 延迟时间长且不定。不适合于对实时性要求强的传输,例如:会话或实时转播等。 报文长度不限。对中间节点的要求高,例如:存储能力或处理能力等。 通信不可靠、失序有时中间节点收到过多的数据而无空间存储或不能及时转发时,就不得不丢弃报文;而且发出的报文不按顺序到达目的。 3. 报文交换用于计算机网络的不足之处有: 延迟时间长 中间节点费用高 作业二 P35 1、2、3、12 实验一 双绞线的制作与使用 一、实验内容 双绞线的制作与使用 二、实验目的 掌握EIA568A、EIA568B标准,根据需要制作各种网络设备之间的互连双绞线,学习使用测试工具,掌握双绞线测试方法。 使用双绞线工具制作EIA568A、EIA568B标准的直连网线和交叉网线,用于网络设备之间互连。 三、实验工具 双绞线、RJ 45水晶头、夹线钳、双绞线测试仪。 四、实验步骤 实验要求 1. 预习 2.6 小型案例实例 p33 2. 撰写实验报告 2.4 传 输 介 质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传输信息的物理通道,它的性能对网络的通信、速度、距离、价格以及网络中的节点数和可靠性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根据网络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传输介质。 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有很多种,可分为两大类: 1、一类是有线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2、另一类是无线传输介质,如微波和卫星通信等。 1. 双绞线 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导线绞合成匀称的螺纹状,作为一条通信线路。将两条、四条或更多这样的双绞线捆在一起,外面包上护套,就构成双绞线电缆。 图2-19 【双绞线】 屏蔽双绞线是在一对双绞线外面有金属筒缠绕,用作屏蔽,最外层再 包上一层具有保护性的聚乙烯塑料。与无屏蔽双绞线相比,其误码率明显下降,约为 10-6~10-8,价格较贵。 无屏蔽双绞线除少了屏蔽层外,其余均与屏蔽双绞线相同,抗干扰能力较差,误码率高达10-5~10-6,但因其价格便宜而且安装方便,故广泛用于电话系统和局域网中。 (1)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UTP) 屏蔽双绞线电缆(STP) (2)双绞线还可以按其电气特性进行分级或分类 局域网中常用第5类和第6类双绞线,它们都为无屏蔽双绞线,均由4对双绞线构成一条电缆。 5类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100Mbps,常用于局域网100Base-T的数据传输或用作话音传输等。 6类双绞线比5类双绞线有更好的传输特性,传输速率可达1000Mbps,可用于100Base-T、1000Base-T等局域网中。7类双绞线也可用于1000Base-T、千兆以太网中。 2.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以及保护塑料外层所组成,如图2-20所示。 图2-20 【同轴电缆】 (1) 基带同轴电缆 基带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