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结构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 言 2
第一章 绪 论 3
1.1引言 3
1.2 工业机器人的含义及技术概述 4
第二章 工业机器人的设计 10
前 言
20世纪中叶之后,生产力已高度发展,已有了高度自动化的机械设备。但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只有产品多样化和不断更新换代,才能适应人们更高的现代需要。1961年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第一部实用的工业机器人,由于它适应柔性自动化要求,因而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今天的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上。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决不亚于蒸汽机出现对人类的影响,它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还极大的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所以世界上先进国家都在努力发展机器人技术。[1]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装备的典型代表,是人造机器的“终极”形式。它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器、通讯与网络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多种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的综合集成,因此它的发展与众多学科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机器人在制造业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阔,其标准化、模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并向着成套技术和装备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机器人向着非制造业应用发展以及微小型方向发展,并将服务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极为广泛:(1)建造旋转体零件(轴类、盘类、环类)自动线;(2)在实现单机自动化方面;(3)铸、锻、焊、热处理等热加工方面。还有具有感知能力并能对感知的信息作出反应的工业机械手称为智能机械手,它是现代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利用机械手或类似机械设备节省人力和实现生产合理化的要求,机械手的应用必将飞跃发展。[3]智能机器人的开发是机器人应用的全新领域。[4]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提高制造业生产力的工具。它可以承担那些对人类可能有危险的工作。最早的工业机器人就曾用来在核能发电厂中更换核燃料棒。工业机器人也能在装配线上工作,如安装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这样,人们就可以从这种单调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机器人还能拆除炸弹,为伤残人服务,为我们的社会做各种各样的工作。[5]
绪 论
1.1引言
工业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是最先产业化的机器人技术。它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它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制造业规模化生产,解决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和提高生产质量而代替人工作业。在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真正使用到现在已经接近20多年了,已经基本实现了试验、引进到自主开发的转变,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勘探业等行业的发展。
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中,机械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邻域内,迅速发殿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装备的典型代表,是人造机器的“终极”形式。它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器、通讯与网络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多种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的综合集成,因此它的发展与众多学科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机器人在制造业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阔,其标准化、模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并向着成套技术和装备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机器人向着非制造业应用发展以及微小型方向发展,并将服务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在理论上,随着世界经济和技术发展,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机器人应有正迅速向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也从制造领域转向非制造领域,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产品随之出现。[7]SA700单轴伺服机械手的设计,不但在技术上可以追踪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而且还可以填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的空白,促进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化水平的发展。[8]
本次设计是根据对工业三自由度机器人的总体结构及传动系统的分析和探讨,进行三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关键在于三轴(臂)的传动系统的设计以及整体的结构设计。
1.2 工业机器人的含义及技术概述
工业机器人的定义为:一种能够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操作机。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