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技术规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D2013 -12
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4年7月
目 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4.1 目的 2
4.2 任务 2
4.3 工作程序 2
5 数据处理前的准备 2
5.1 遥感数据源选择 2
5.2 辅助数据收集 3
6 遥感数据处理 3
6.1 辐射校正 3
6.2 影像几何校正与数字镶嵌 4
6.3 图像增强处理 5
6.4 图像融合 8
6.5 空间滤波 9
6.6 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 9
7 结果图像输出 12
8 遥感数据处理结果质量检查 12
8.1 质量检查内容及方法 13
8.2 增强图像检查 13
8.3 融合图像检查 13
8.4 空间滤波图像检查 14
8.5 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图像检查 14
9 成果提交 14
9.1 成果图像 14
9.2 数据处理总结文档 14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参考资料与一些技术方法模型 1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不同光谱范围岩石反射波谱分类 1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400~2500nm 范围主要光谱段的矿物蚀变信息的诊断谱2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不同干扰或蚀变异常在二维散点图中的形态与定位原则 21
附录E (资料性附录)野外测试光谱数据分析示例 22
附录F (资料性附录)成果图像输出文件存储及命名规则 23
附录G (资料性附录)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技术报告编写提纲 24
参考文献25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是在多年遥感地质调查工作中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阶段和
今后一定时期内遥感地质应用中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所能达到的实际技术水平,以及有关专业部门对
遥感地质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与使用的要求而制定的。本标准主要面向1 ∶50000到1 ∶250000遥感地质
调查中的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工作,其内容是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工作的普遍性、一般性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远飞、朱谷昌、杨自安、李领军、吴德文、张云峰、石菲菲。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II
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遥感地质应用中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技术方法、成果表达
和质量检查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1:50000到1:250000比例尺遥感地质应用中的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工作。其他
比例尺的同类工作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Z/T 0151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DD2011-04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250000)
DD2011-05 矿产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要求(1:50000、1:250000)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多光谱数据 multispectral data
从近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到热红外波段,波长范围主要在350~20000nm光谱区间,
光谱分辨率一般为10-1 λ量级,波段数在20个以内的遥感数据。
3.2 二维散点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