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简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防治对策.doc

发布:2018-11-02约3.0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简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防治对策   【摘要】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迅速大型化和车辆超载严重的问题,使很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一定的早期病害,有的高速公路甚至通车当年即发生病害。因此,加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分析与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   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   1、纵向裂缝   高速公路施工中地基和填土在横向上存在不可避免的不均匀性,因而纵向裂缝在沥青路面中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一些旧路拓宽路段,常存在土质台阶处理不合格,分层天珠和压实度控制不严格等问题,加之表面水渗入,使九路拓宽路面成为纵向裂缝的高发区。纵向裂缝发生时往往伴有网裂和沉陷,这为路面养护修补和使用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2、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早期病害之一,常常在高速公路整个路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且部分伴有网裂、啃边、沉陷的现象。横向裂缝主要是因温度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由于沥青路面温度变化率较大,横向裂缝起始于路面并不断向下延伸,且随着时间逐渐加深,规模逐渐变大。面层横向裂缝一旦发生冲刷就容易产生以裂缝为中心的下陷,进而引起新的裂缝甚至引起坑槽。   3、沉陷、网裂   沉陷和网裂主要是由于路面水损害引起的,往往伴随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产生,并处于横纵向裂缝与其他不规则裂缝的交界之处。其形成机制是:地表水沿裂缝深入沥青路面内部,荷载作用下,沥青膜因荷载作用而从底部开始剥落,并逐渐向上延伸,导致沥青混您图逐渐失去强度,进而形成了裂缝两侧的沉陷和网裂。   4、车辙   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沥青混您图路面上、中面层的变形。除此之外,路基和基层强度低,在荷载作用下也会造成面层、基层的结构变形。高温季节,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易形成流动性变形,这也是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   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预防对策   1、积极抓好养护工程前期工作   争取公路养护工程项目,优化公路通行环境,这是公路部门的职责,也是为当地造福的具体措施,因此在积极争取公路路面大中修、钢质防撞护栏安装、公路边坡治理、站房建设等工程项目,并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保障年度各项公路养护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并在年内完成。同时要全面加强雨季公路预防养护,需在加强雨季公路预防养护上下功夫,以公路排水为重点,减少雨季公路灾情,抢抓晴好天气,及时迅速候补雨季造成的路面坑洞、坑槽,保障路面平整,及时清理公路大小塌方,保障通行环境良好。同时加强公路桥梁、隧道、涵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公路通行安全。   2、加强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   通过加强桥隧和高边坡等设施安全管理、规范危化品运输和超限超载管理等手段,提高公路通行的安全度;三是通过统筹施工计划安排、规范施工作业行为、加强灾害天气保通保畅措施和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处治、提高收费站通行能力等措施,提高高速公路的畅通率;加强养护技术升级,建立客观高效的评价系统,推行预防性养护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推广沥青再生等节能减排新技术运用;加快养护市场管理办法出台,逐步培育、发展和规范养护管理市场;通过改善路容路貌、拓展服务区服务内涵、丰富出行信息服务方式等,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①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拌合过程中发现“糊料”或“离析”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加大马歇尔试验频率,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稳定度、流值等指标,必要时对混合料进行特殊配合比设计。   ②保证基层顶面粗糙度。改善基层材料级配,增加粗骨料,提高大中粒径集料含量;控制最佳含水量,改进碾压方法,避免过振过湿,不能使基层顶面形成灰浆硬壳,不能用细料进行压实后找平。   ③合理洒布透层油、粘层油。在进行各层铺筑前,必须保持顶面清洁。根据近年来的施工经验,透层油应以慢裂型乳化沥青为宜。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时,应保持稳定的车速和喷洒量,不能流淌和形成油膜,更不能有空白,并立即撒布2m3/1,000m2的石屑或粗砂,用8T钢筒式压路机稳压一遍,将多余的浮料扫走。   ④提高面层摊铺质量。在摊铺混合料时,运距不能过远,摊铺温度应控制在130℃、50℃为宜,摊铺厚度均匀,压实设备数量应配套,速度控制在2m/min左右,碾压遍数不能太少,以免混合料孔隙过大;一般不能进行补料,尤其是下面层;基层雨后潮湿未干,不得摊铺,更不得冒雨摊铺;纵向、横向接缝应紧密、平顺。   三、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后期治理   1、修补   (1)裂缝一般在冬季进行灌缝处理。对于缝宽小于5 mm的细缝,可以用喷枪压缩空气将缝里杂物吹干净,然后用沥青喷枪将灌缝机上已加热熔化的沥青灌入裂缝,或用新型灌注材料(密封胶)以能灌入缝中3 cm以上为宜。对于无法判断是否为结构性破坏的较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