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航研究生复试要求.doc

发布:2017-03-28约7.3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71机械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12版) 一、考试组成 971机械工程专业综合试卷共分四部分:1) 理论力学(动力学);2)机械原理;3)机械设计;4)自动控制原理,各部分满分均为50分。1)、2)部分为必答部分,3)、4)部分为选答部分,考生二选一作答。 二、理论力学(动力学)部分的考试大纲 (一)参考教材 1.《动力学》(第2版)1-7章 谢传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 质点动力学 ⑴ 质点运动学(在直角坐标系和自然轴系下描述、点的复合运动) ⑵ 质点动力学方程(在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中表示)、 ⑶ 点的复合运动 初步掌握上述内容的概念、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2. 质点系动力学 ⑴ 动量定理 ⑵ 变质量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 ⑶ 对定点和动点的动量矩定理 ⑷ 动能定理 掌握上述内容的定理、基本方程,特别是各种问题的分析方法。 3. 刚体动力学I、动静法 ⑴ 刚体平面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⑵ 达朗贝尔原理(惯性力的简化、动静法、动平衡与静平衡) 4. 刚体动力学II、拉格朗日方程 ⑴ 拉格朗日方程 ⑵ 动力学普遍方程 ⑶ 动力学II(刚体的定点运动与一般运动的运动学与动力学) 5. 振动基础 ⑴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外,重点是能够有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及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三、机械原理部分的考试大纲 (一)参考教材 1.《机械原理》,郭卫东,科学出版社,2010 2.《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郭卫东,科学出版社,2010 (二)考试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考试内容的章节是依据参考教材[1]编制的,参考教材[2]作为[1]的辅助教材,给出了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内容、典型例题和、常见错误和习题解答,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有帮助作用。考试内容只涵盖书中的第1-5,9章内容,其它讲解可以不学习。 第1章 机构的组成原理 1.1 机构的组成及机构运动简图 1.2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了解机构的组成要素,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熟练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其自由度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清楚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第2章 连杆机构分析与设计 2.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特点与应用 2.2 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2.3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2.4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熟练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曲柄存在条件、急回特性、死点位置、传力特性等),会运用图解法和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熟练掌握各种连杆机构(刚体导引机构、急回机构等)的设计。 第3章 凸轮机构 3.1 凸轮机构的应用与类型 3.2 从动件运动规律及其选择 3.3 图解法设计凸轮廓线 3.4 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 3.5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和类型,了解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的特性和应用场合,会运用反转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了解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的确定要求。 第4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4.1 齿轮机构的类型及特点 4.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渐开线齿廓 4.3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 4.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4.6 渐开线齿廓的切削加工 重点熟练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和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正确啮合条件、标准中心矩、实际中心矩、连续传动条件等)。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原理和传动的特点。 第5章 轮系 5.1 轮系的组成及其分类 5.2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能熟练计算出混合轮系的传动比。 第9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基础 9.1 机械系统动力学问题概述 9.2 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9.3 机械真实运动的求解 9.4 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熟练掌握机械的等效动力学建立方法,会运用图解计算法求解等效力矩为机构位置函数时的机械真实运动,掌握机构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 四、机械设计部分的考试大纲 (一)参考教材 1. 《机械设计基础》(下册)第25-34章,吴瑞祥等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 《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考试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考试内容的章节是依据参考教材[1]编制的,参考教材[2]的内容与此基本相同,只是章节编号有所差异。 第25章 绪论、强度和刚度设计基础 1)课程性质、内容及任务; 2)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3)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程序; 4)机械零件的设计要求和步骤; 5)强度计算概述,静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变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表面强度计算,机械零件的刚度和振动计算等。 第26章 轴 1)轴的功用及分类; 2)轴的材料及其选择; 3)轴的计算准则:强度、刚度、振动稳定性;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