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厂厂区发霉的应急处理流程.docx

发布:2018-11-22约1.7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厂厂区发霉危机处理程序一、编制目的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工厂发霉,以消除发霉对原料、半成品、成品和环境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工厂厂区发霉的应急处理工作,保障产品的质量。二、发霉危机的分级根据发霉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发霉事件划分为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1)特级:是指发霉程度非常严重,已造成企业原料或产品产生了大面积污染。有可能对企业造成系统性微生物风险。2)一级:是指发霉程度较为严重、可能造成大范围影响的;亦或是执法部门的检查不合格的发霉事件3)二级:是指危害的影响范围小、存在多区域曝发的危机,亦或是客户检查不合格的发霉事件;4)三级:是指危害的影响范围小,仅在单一区域小面积发生,没有扩散的趋势的发霉事件;三、 发霉事件危机管理小组的组成:由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危机管理小组。以下为各级发霉危机管理小组成员,仅供参考,特殊情况特殊对待:1)特级发霉危机管理小组成员:总经理、副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质量总监、生产总监、危机所属部门经理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副总经理为危机管理小组的负责人。2)一级发霉危机管理小组成员:副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质量总监、生产总监、危机所属部门经理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总监为发霉危机管理小组的负责人。3)二级发霉危机管理小组成员:副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质量总监、生产总监、危机所属部门经理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总监为发霉危机管理小组的负责人。4)三级发霉危机管理小组成员:发霉危机所属部门总监、发霉危机所属部门经理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主管。第一责任人为部门负责人。发霉危机所属部门主管为发霉危机管理小组的负责人。发霉危机管理过程中,若出现争议或无法协调配合的问题,或需要更大范围的支持,管理小组可将相关问题直接上报总经理,由总经理协调。发霉事件危机管理小组为发霉事件处理的领导小组,下设信息联络组、技术保障组、消杀组、厂房维修组、检验组。信息联络组职责:由人力资源部牵头,负责各分组协调工作,督促各分组对预案的具体落实以及信息传递、上报。技术保障组:由研发部牵头,对发霉事件发生后,厂房与产品的消杀提出建议方案,并随时提供技术支持。消杀组职责:由生产部牵头,负责相关发霉区域和产品的消杀工作。保障消杀队伍迅速到位、组织消杀。厂房维修组职责: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对厂房进行维修。如铲霉、堵漏、粉刷防水等。检验组职责:对发霉区域整改前后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测,并提供数据支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四、发霉危机处理流程:1)事件通报阶段本阶段,发现危机、或者发生危机的部门应完成以下工作:发霉事件发生的2小时内,填写异常单,通知人力资源部,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发送给相关受理部门;特别紧迫情况下,危机发现人员在第一时间口头向人力资源部进行通报;就危机事件的发展进行事态密切跟踪,随时通报事态发展情况。2)成立发霉危机管理小组人力资源部接到危机事件通报并经甄别后,应立即紧急组建发霉危机管理小组。这一过程需要在发现危机、或者发生危机的4小时(半个工作日)之内完成。3)查找发霉事件发生的原因发霉危机管理小组在发现危机、或者发生危机的当天,应组织人员查找出发霉的具体原因。4)制定发霉事件的应对方案危机管理小组在发现危机、或者发生危机的两天内制定明确的应对方案,为确保执行的速度,方案可以口头方式传达。每个危机管理小组成员都必须对危机事件的管理负责到底。如果发现危机事件24小时内没有进展,必须主动推进。5)危机应对方案实施阶段危机应对方案出台后最迟需在8小时内全面实施。应对方案实施由危机管理小组统一部署;其中,要求发生危机的相关部门应直接参与危机事件处理。危机管理小组就危机事件的发展态势进行跟踪,随时向小组成员通报发展情况,并在一个工作周内小结危机处理情况。如果在一个工作周后,危机处理不能达到理想结果,或者危机事件仍然存在,危机管理小组应重新评估当前的危机状态,决定是否修正方案,重新部署实施,直到危机事件妥善解决。五.发霉危机处理完后,由危机管理小组组长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总结大会,总结时应举一反三,将整改措施和举措写入公司制度,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