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口头报告 昆剧.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昆曲艺术昆曲起源明代四大唱腔昆剧名曲 《长生殿 惊变》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明代四大唱腔: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山腔又有水磨调,水磨腔之称。早在元末明初之际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昆曲素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被誉为“百戏之祖”。铸就昆曲传奇的《八阳》和《弹词》《千忠戮·惨睹》“家家 ‘收拾起’户户‘不提防’”《八阳》和《弹词》《千忠戮·惨睹》《千忠戮》又名《千钟禄》出自清初李玉之手,描写的是燕王朱棣攻占南京后,建文帝仓皇出逃,一路上看到山河变色的种种惨状,悲愤万分。《惨睹》全出由八支曲子组成,每曲都以“阳”字结束,故又名“八阳”。《倾杯玉芙蓉》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叠叠高山,滚滚长江。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长生殿·弹词》《八阳》和《弹词》插画《长生殿》《一枝花》不提防余年值乱离,逼拶得歧路遭穷败。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雕残霜雪鬓须白……《长生殿》清代戏曲家洪昇所著,讲的是安禄山乱起,人民流离失所。老伶工李龟年也流落江南,卖唱为生。此曲借老伶工之口,将国家兴衰,把唐明皇宠爱贵妃、失政致乱的经过娓娓道来。--《长生殿序》《弹词》基调悲壮苍凉,听来震慑心魄,十分感人。因其是单纯的唱功戏,演唱者需要坐着唱戏,因此对唱功的要求颇高。昆曲泰斗俞振飞昆曲泰斗俞振飞与程砚秋合作六年间,誉满京、津、沪、宁、渝等各大城市。其演唱注重字、音、气、节,精研音韵口法,讲究吞吐虚实,发展了“俞派”唱法。《牡丹亭》、《长生殿》、《玉簪记》、《荆钗记》、《太白醉酒》、《墙头马上》、《千忠戮》代表剧目:主要成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著名昆剧小生,著名昆剧演员俞振飞(1902年7月15日--1993年7月17日)昆曲泰斗俞振飞 昆曲利历来有“清工”(清唱)和“戏工”(登台演出)之分,俞振飞集“清工”、“戏工”于一身,又熔京昆艺术于一炉,成为昆坛一代宗师。 俞振飞唱法讲究,注重“字、音、气、节”,他将昆曲与京剧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讲究声律、韵味的唱法。 俞振飞不仅清唱了得,其更能游刃有余于各种角色之间,大小官生,巾生,穷生、雉(zhì)尾生兼工,其中尤以巾生见长,风格儒雅,人称“儒雅巾生”。 俞振飞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儒雅、秀逸、富于书卷气息的表演风格,即“俞派”。昆曲泰斗俞振飞程砚秋俞振飞俞振飞与程砚秋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单。昆曲作为中国古老的声腔剧种,如何传承,怎样传承,成为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谢谢参考书目[1]郭梅,图说中国戏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8.75-86[2]吴梅著,中国戏曲概论[M].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05-121[3]周传家 ,中国古代戏曲[M].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96.88-101[4]江巨荣,明清戏曲:剧目、文本与演出研究 [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