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用陶行知教育理念叩响高中地理教学之门.doc

发布:2017-06-06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二、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第六届“行知杯”论文参评申报表 市编号: 论文题目用陶行知教育理念叩响高中地理教学之门作 者陶忠林所在单位名称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合作者联系电话邮编226200职称中教一级职务教师电子信箱Tzl0811@163.com诚信承诺1、本论文的主要论点及论据为作者本人原创,绝对没有剽窃或原文抄袭他人。 2、主办单位若将本作品公示、上网、发表或出版,本人表示同意( 同意 );不同意( )。 承诺人签字:陶忠林 2014年 4月 28日关键词、主要论点 有无发表摘要: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先驱,其教育理念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时代价值。笔者积极将陶行知先生注重兴趣激发、学生主体、动手实践和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应用到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为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获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念;高中;地理 有无发表: 已发表学术组初审意见 初评等级: 评委签字:省陶会专家组复审 复审等级: 评委签字:注:本表由参评作者自填。注意:1.编号及本表最后两栏不填。2.单位名称一定要写明所在县(市)。字迹要清楚。3.严禁论文抄袭,凡引文要注明出处。4.本表一律装订在论文的首页,一式三份送审。5.论文格式: 论文一律用A4纸Word文档,题目用黑体三号字,正文用宋体四号字,1.5倍行间距,页边距都是2厘米。 用陶行知教育理念叩响高中地理教学之门 陶忠林 启东市汇龙中学 摘要: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先驱,其教育理念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时代价值。笔者积极将陶行知先生注重兴趣激发、学生主体、动手实践和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应用到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为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获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念;高中;地理 引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核心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提倡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新课改教学思想,并能够为教育实践与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如何灵活的将陶行知教育理念融入地理新课改中,优化地理教学策略,强化地理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是笔者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时刻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将要论述的重点问题。 一、以“兴味”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 陶行知先生在著作中反复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笔者在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学习地理知识时,其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地理教学中,从“兴味”入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有利于体现我国素质教育的主旨,符合新课改中的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一课时的学习为例,笔者采用了地理跳棋这种生动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跳棋这一工具来进行辅助,让学生通过跳棋选择地区,随后由教师带领学生了解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并将多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比较,感受其整体性和差异性,从学生在兴致盎然的状态中学到了地理知识,实现了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学境界。 二、以“活的人才教育”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陶行知先生曾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构建学生地理学习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的尽量少些,保持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发现知识这种教学意识。以学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课时内容为例,笔者采取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道具、材料,鼓励学生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写一篇科普文,描绘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并不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经过思考、讨论逐渐理解教学书中的知识。笔者在实践教学中的经验证明,学生对以这种方式学到的地理知识记忆深刻,在习题练习和考试中出错率极低。这种“活的人才教育”,它更强调了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让学生主动走进地理学科的殿堂,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双重熏陶。 三、以“立足生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新课改的地理课堂,也提倡教师带领学生走出“听”地理知识的传统模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