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与对策研究.docx

发布:2024-05-16约9.0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春税务学院信息经济学院

毕业论文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与对策研究

国经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0508

李伦

20601050812

关嘉麟

助教

2009年4月

摘要

目前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有过渡性保障措施、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反倾销、原产地规则等。纺织产业是我国的出口主导产业,受贸易壁垒的影响日益加剧。打破贸易壁垒,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协同合作,在世贸组织的规则下,采取相应对策是实现我国纺织产业全球化战略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贸易壁垒企业纺织产业纺织品服装出口中国协同合作全球化战略过渡性必由之路相应对策

一、贸易壁垒概述

(一)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分类

在国际贸易中,影响和制约着商品自由流通的各种手段和措施,称之为贸易障碍或贸易壁垒。这种壁垒一般可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

所谓关税壁垒,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关税所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按征收关税的目的来划分,关税有两种:一是财政关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二是保护关税,其主要目的是为保护本国经济发展而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征收高额关税。保护关税愈高,保护的作用就愈大,甚至实际上等于禁止进口。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措施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又可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两类。直接限制是指进口国采取某些措施,直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口最低限价等。间接限制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法规等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法规,检查和包装、标签规定以及其他各种强制性的技术法规。

实践中较为常见的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违反承诺的关税措施;缺乏规

则依据的进口管理限制(包括通关限制、国内税费、进口禁令、进口许可等 );缺乏科学依据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不合理的反倾销、反补

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政府采购中违反有关规则限制进口产品的做法;出口限制;补贴;服务贸易准入和经营限制;不合理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其它贸易壁垒等。

(二)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过渡性保障措施(TransitionalSafeguardMeasures,简称TSM)

TSM是指某产品进口的剧增对进口国内该产业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进口国就可以对出口国的该产品实施进口限制,如配额限制、提高关税或者进口等。

实施TSM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进口国国内产业正在受到严重损害火严重损害的实际威胁;二是该损害是由进口增加引起的,而不是由技术改革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等其他因素引起的;三是来自特定成员的进口增加必须是急剧和实质性的,既是绝对数量的增加,又是相对于其他来源进口的增加。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ologyBarrierTrade,简称TBT)

TBT是指商品进出国或地区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和规定,简历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乎评定程序和其他技术性壁垒等方式,对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TBT通过三个方面实现其贸易保护的目的。一是制订高于其他国家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或环保标准;二是建立及其复杂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程序;三是对国内外产品采取双重标准,对国外产品是想歧视性待遇。

绿色贸易壁垒(GreenBarrierTrade,简称GBT)

GBT是基于“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以及保护环境”的目的和需要,而对产品

以及产品生产过程等进行限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它是技术贸易壁垒的特殊形式。

GBT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它是指进口国对一些污染和影响生态环境的商品征收进口附加税或者禁止其进口;二是绿色技术标准。进口国凭借其技术又是,规定出口国难以达到的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三是绿色环境标志。它表明产品在生产、使用、消费和回收处理整个过程中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特殊标志;四是绿色包装。它是指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五是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它规定严格的卫生检疫标准,限制或禁止产品的进口;六是绿色补贴。出口国企业在进行污染治理时,提高了产品成本,政府就此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进口国就对该产品征收补贴谁或限制其进口。

反倾销

反倾销是指出口国的出口商品如果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进口国就可以对出口国的该产品征收高额的倾销税。实施反倾销须具备的条件是:有证据证明产品进口已对进口国同类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