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大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遥感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中国地区大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遥感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大气溶胶。大气溶胶是指在大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质,它们来源于自然和人类活动,包括灰尘、烟、雾、大气形成的气溶胶等等。大气溶胶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人类的健康,还会对气候产生重要的影响。
测量大气溶胶光学厚度是刻画大气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大气溶胶光学厚度信息。这个技术实现的关键在于遥感卫星的载荷需具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精度等特性。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中国地区大气溶胶光学厚度信息,并结合地面站点观测数据,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
三、研究内容:
1.通过对遥感卫星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中国地区的大气溶胶光学厚度信息;
2.结合地面观测数据,分析大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3.对大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气象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关系进行探讨;
4.研究中国地区大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
1.利用MODIS、Landsat等遥感卫星数据获取大气溶胶光学厚度信息,并进行数据预处理;
2.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去除异常点和噪声;
3.利用统计学、空间差值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4.利用GIS软件制作大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图和趋势分析图。
五、研究成果:
1.获取中国地区大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
2.分析大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气象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3.揭示大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4.发表学术论文或者撰写技术报告。
六、预期结果:
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地区大气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