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零距离】2017潍坊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精炼 三年中考例析:第十三单元 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使物体带电;②接触起电——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与带电体接触可带电;③感应起电——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时,会在靠近端产生与带电体异号的电荷,另一端产生与带电体同号的电荷。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3.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是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是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通路是指处处连通的电路,电路处于通路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断路是指某处断开的电路,电路处于断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短路可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种。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与电源直接构成回路的电路叫电源短路。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过大,会把电源烧坏。用电器短路指的是用电器的两端被一根导线相连,造成电流不经过用电器,此时用电器不工作。
5.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定义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整个电路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马路上的路灯 6.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科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池外部,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示,它的单位为安培。电流的大小可用电流表来测量。
7.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不允许与用电器并联;电流表接入电路时,应当使电流从其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待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若预先不能估计被测电流的大小,要先用电流表最大量程的接线柱进行试触。
8.电压是使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重要原因。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比它大的单位有千伏(kV),比它小的单位有毫伏(mV)和微伏(μV)。1 kV= V,1 V= mV=μV。
9.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与被测电路并联;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使用前必须调零,连接时先试触,选择合适量程;被测电路的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10.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它用符号R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用符号Ω表示。在电路图中,电阻器的符号是。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的大小无关。在相同温度的条件下,同种材料的导体,相同横截面积,长度越长,电阻越大;相同长度,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11.滑动变阻器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作用:①改变电路中的电流;②调节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变或不变(研究欧姆定律时)。使用方法:接线柱一般使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符号:滑动变阻器结构实物图、示意图和元件符号如图13-1所示。
图13-1
1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电流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即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 电压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即 电阻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电压与电流分配关系
考点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例1】 (2016·绍兴)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13-2所示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A B C D
图13-2
【解析】分别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会使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带上不同的电荷;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与细丝带摩擦,使整个塑料细丝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选项A能完成;摩擦起电后,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异种电荷,它们应相互吸引,图B并没有表现出相互吸引的现象;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它们应相互排斥,图B也没有表现出相互排斥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