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方式.ppt

发布:2017-02-19约9.66千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价值链的构成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 价值链的变形 JIT和ERP JIT生产方式(Just in time,译作准时生产、实时生产), 1953年由日本丰田公司的副总裁大野耐一提出,因而曾被称为“丰田生产方式” 。 JIT实质是保持物质流和信息流在生产中的同步,实现以恰当数量的物料,在恰当的时候进入恰当的地方,生产出恰当质量的产品。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库存,缩短工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由美国管理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 Inc.于 1990年提出来的,最初被定义为应用软件,但迅速为全世界商业企业所接受,现已经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之一。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资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也即是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 外部供应链则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简称SCM):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第二节 国际契约经营 国际契约经营:跨国公司未在事道国企业中参与股份,而是通过与东道国企业签订有关技术、管理、销售、工程承包等方面的合约,获得提成费、技术转让费或特许权使用费等收益,取得对该东道国企业的某种管理控制权的经营方式。 由于这种经营方式不涉及股权或企业制度安排,故称为“非股权安排”或“契约安排”(Non—Equity or Contractual Arrangement)。 国际契约经营特点是:没有货币资本注入,是一种合约投资,但有控制权,层次高,富有技术含量,风险较小。 一、许可证协议 (一)定义 许可证协议(Licensing Agreement)或特许授权是指跨国企业作为许可方(Licensor),通过与作为被许可方(Licensee)的外国企业签订授权协议,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收取无形资产使用费。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技术(Patent) 、专有技术(Know-how) 、版权(Copyright )和商标(Trademark) 。 转让的不是无形资产所有权,而是使用权,故协议中应规定使用的期限、使用费的支付、使用范围或地域的限制条件等。 (二)许可证协议的内容 1、费用支付方法 定额支付:在订约时计算出应该交付的总金额,然后分期付款。 提成:根据使用该项技术或商标的生产量(或产值)、或销售额、或利润额来提成。 2、有效期 有效期通常都在5~10年之间。 3、限制性条款 ①产量及品质的限制; ②产品销售地区的限制; ③原材料、零部件采购的限制。 应从跨国公司或由其指定的供给商,购置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三)利用许可证协议进入的优势 1、获取技术转让费,分摊研究成本; 2、绕过贸易壁垒,进入东道国市场; 3、不投入资金,风险小。 (四)利用许可证协议进入的劣势 1、控制力量弱,容易损害授权公司利益; 2、机会成本大,放弃直接经营的收益; 3、培养了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二、特许经营 (一)定义 特许经营(Franchising)是许可证协议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特许方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管理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受许方)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并向特许者交付相应的费用。 在特许经营过程中,特许方不仅转让技术和商标(商誉),而且也传授统一的经营方法和管理模式,还为受许方培训相关人员等。作为回报,受许方向特许方交付提成费。 (二)特许经营方式的优势 对特许者带来的利益: 1、特许人不受资金的限制,可以迅速扩张规模; 2、被特许人积极肯干,有利于特许事业的发展; 3、特许人可以集中精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经营费用; 4、特许人可以获得政府支持,加快国际化发展战略。 对被特许者(受许人)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