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放大电路的详细教学剖析.ppt

发布:2016-08-12约3.72千字共6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基本放大器 2.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3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2.4 放大电路的模型分析法 2.5 共集和共基放大电路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一.放大的基本概念 放大——把微弱的电信号的幅度放大。 一个微弱的电信号通过放大器后,输出电压或电流的幅得到了放大,但它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能变,即不失真。 二.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1.放大倍数——表示放大器的放大能力 根据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的条件和对输出信号的要求,放大器可分为四种类型,所以有四种放大倍数的定义。 (1)电压放大倍数定义为: AU=uo/ui (2)电流放大倍数定义为: AI=io/ii (3)互阻增益定义为: Ar=uo/ii (4)互导增益定义为: Ag=io/ui 2. 输入电阻Ri——从放大电路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Ri=ui / ii 一般来说, Ri越大越好。 (1)Ri越大,ii就越小,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越小。 (2)当信号源有内阻时, Ri越大, ui就越接近uS。 3. 输出电阻Ro——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输出电阻是表明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的,Ro越小,放大电路带负载的能力越强,反之则差。 输出电阻的定义: 4. 通频带 通频带: fbw=fH–fL 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曲线——幅频特性曲线 放大元件iC=?iB,工作在放大区,要保证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 一、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结构及各元件的作用 2.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各元件作用: 使发射结正偏,并提供适当的静IB和UBE。 基极电源与基极电阻 集电极电源,为电路提供能量。并保证集电结反偏。 集电极电阻RC,将变化的电流转变为变化的电压。 耦合电容: 电解电容,有极性, 大小为10?F~50?F 作用:隔直通交隔离输入输出与电路直流的联系,同时能使信号顺利输入输出。 + + 各元件作用: 基本放大电路的习惯画法 1.静态工作点——Ui=0时电路的工作状态 二、 静态工作点 ui=0时 由于电源的存在,电路中存在一组直流量。 IC + UBE - + UCE - 由于(IB,UBE) 和( IC,UCE )分别对应于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所以称为静态工作点。 为什么要设置静态工作点? 放大电路建立正确的静态工作点,是为了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区,以保证信号不失真。 画出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2. 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将交流电压源短路,将电容开路。 直流通路的画法: 画直流通路: Rb称为偏置电阻,IB称为偏置电流。 用估算法分析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IB、UBE、IC、UCE) IC= ?IB 例:用估算法计算静态工作点。 已知:VCC=12V,RC=4K?,Rb=300K ?,?=37.5。 解: 请注意电路中IB和IC的数量级 三、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 →△UCE(-△IC×Rc) 放大原理: →△UBE →△IB →△IC(b△IB) 电压放大倍数: → uo ui 共射放大电路的波形 虽然交流量可正负变化,但瞬时量方向始终不变 输出uo与输入ui相比,幅度被放大了,频率不变,但相位相反。 画出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法----直流分析和交流分析 将交流电压源短路,将电容开路。 1.直流通路---分析静态工作点 对交流信号(输入信号ui) 2.交流通路——分析动态工作情况 交流通路的画法: 将直流电压源短路,将电容短路。 交流通路 UCE=VCC–ICRC 直流负载线 由估算法求出IB,IB对应的输出特性与直流负载线的交点就是工作点Q IB 静态UCE 静态IC 2.3. 2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一、用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点 1. 交流放大原理(设输出空载) 假设在静态工作点的基础上,输入一微小的正弦信号 ui 静态工作点 二. 用图解法分析放大器的动态工作情况 注意:uce与ui反相! 各点波形 uo比ui幅度放大且相位相反 2.交流负载线 输出端接入负载RL:不影响Q 影响动态! 交流负载线 其中: 交流量ic和uce有如下关系: 交流负载线的作法: ①斜 率为-1/RL 。( RL= RL∥Rc ) ②经过Q点。 交流负载线的作法: IB 交流负载线 直流负载线 ①斜 率为-1/RL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