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四大爱情故事[爱情故事根在民间].pdf
民间四大爱情故事[爱情故事根在民间]
民间四大爱情故事[爱情故事根在民间]
爱情胜地之第四幕爱情物件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
情感之一。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化艺术咏唱不衰的、永恒的主题。在我
国数不胜数的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梁祝同窗共
读结下情缘,死后化作彩蝶形影相随;白娘子为许仙昆仑盗草、水漫
金山,被打在雷峰塔下无怨无悔;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隔在银河两岸,
感动了天下的喜鹊,每年七月七日竟然鹊桥相会;七仙女冲破天规与
勤劳的董永相爱,最终仍被天上人间活活拆散……这些爱情故事世世
代代流传不息,感动着、教育着、鼓舞着千千万万老百姓,深入到他
们的精神世界,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文人墨客的诗词书画自不
必说,戏剧曲艺的舞台离不开它,木石工匠刻刀斧凿下、绣花女的丝
线针尖上、捏面人的小摊贩的手指间……都有这些故事的情韵在流动
着。它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熏陶着人们的情操。反过来,这些故事在
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参与下也不断发展变化日臻完美。
在镇江有个民间文化艺术馆,集中展示了镇江近百位民间艺术家
手工制作的近千件精湛的民间艺术品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的20多
个省、市的民间文艺专著、资料数万册和珍贵的手稿80余万份。以
及近200小时原生态的珍贵录像资料。其中单是一个“《白蛇传》民
间艺术美术展”的展厅里就有:正则绣、机绣、乡绣、扎染画缋、铜板
彩画、烙铁画、玻璃雕刻、蛋雕、微雕、石雕、根雕、陶塑、面塑、
邮票拼贴画、剪纸、竹编等近百件精品。我国有关爱情故事的民间文
化之瑰丽多彩可见一斑!
目前有许多民间工艺被列入国家或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我们在欣喜之余,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些民间工艺的生存
状态,关心那些卓有成就的老艺术大师们的生活和创作,支持更多有
志于此的年轻人投身子他们热爱的事业。
大师笔下的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是国内人物画家最喜爱的题材之一,《西厢记》、《白蛇
传》、《红楼梦》中的人物在大师们的笔下栩栩如生,熠熠生辉,光是
《红楼梦》就吸引了程十发、戴敦邦、刘旦宅、刘继卣、华三川等等
著名画家,不论是单线白描,或是水墨淡彩;也不管是银装素裹“”或
是粉妆玉琢“”,各以自己独具风格的笔墨,绘制成红楼梦人物图。所
有这些画家的红楼梦人物图,无不超越了以前的著名画家的同类作品。
画人物画,贵在善于刻画人物的形象,更贵在善于塑造人物的性
格,方能“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在他们笔下出现的红楼梦人物,一
个个都是如此的美,如此的可爱。但是在这美“”与可“爱”的共性中,
却又有人物各自的个性。大师们总是舍弃那种最容易而又最拙劣的概
念化,脸谱化的艺术表现手法,而殚心竭力地探索,用最含蓄而又最
能入木三分地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如刘旦宅笔下
《葬花》的黛玉和《扑蝶》的宝钗,在外形上都是一样的美,这种美
的表现是与曹雪芹原著描写的功夫相类似的。但是钗黛的性格分野,
或者说是内心的差别,则是通过画中人物的动作、形象恰如其分地透
露出来的。
戴敦邦擅人物,工写兼长,多以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入画,所作
气魄宏大,笔墨雄健豪放,形象生动传神,画风雅俗共赏,他无扛鼎
力作,多数作品为依附于中国古典文名著和古典诗词的插图,如《红
楼梦》、《水浒传》、《西厢记》和《白蛇传》等。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
画大家,也是深受读书人喜爱的插图艺术名家、连环画家,上海交通
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这样一位杰出的大画家,
却自号民间艺人,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平民百姓中间,他的作品深
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也就不奇怪了。
我们在这短短的篇幅里举些例子、展示几幅画面,难免挂一漏万,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被这些作品深深地打动。
书、画,篆刻是互相关联的。感谢西泠印社的石文化有限公司为
我们提供了这些书画和篆刻作品,这里有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
必武的书法《凤求凰》,陈鸿耕先生的国画《相思鸟》都是特地为我
刊创作的,还有一套余正先生的篆刻《白蛇传》,他们都是西泠印社
的成员,同时为我们展示了一座珍贵的玉雕青梅竹马“”。玉石竹叶青“”
是龙蛋石“”中的名贵品种,而龙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