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网友好型微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3-10-22约1.17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网友好型微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的中期报告 1.研究背景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集中式电网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电源不稳定、线损率高等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配电模式,微网能够实现更加可靠、安全、高效、灵活的能量互联网系统。在微网中,分布式能源可以进行管理和利用,同时通过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实现微网内的部件之间的互动和协调工作。 然而,在微网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微网系统如何与电网互操作和调节。当微网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交互量过于大或过于小时,会导致电网不稳定或微网内部能量不足,从而影响微网的能量利用效率。因此,要实现微网与电网的良好互动,需要制定适当的微网运行控制策略,以管理微网内部的能量流动,并对微网和电网的负载进行平衡调节。本研究旨在针对电网友好型微网的运行管理制定一套有效的策略,以提高微网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2.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电网友好型微网运行控制策略,实现微电网与电网之间的有序互动和调度。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1)分析微网内部组件的特点,建立微网能量管理模型; (2)设计并实现电网友好型微网的集中控制系统,实现对微网内部和外部组件的控制和调度; (3)建立微网与电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讯模型,实现微网与电网之间的互动与协调工作; (4)通过仿真实验和实地测试验证所设计的运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提出进一步完善电网友好型微网运行控制策略的建议和讨论。 3.研究方法 (1)建立微网能量管理模型:详细研究微网内部组件的特点,包括发电设备、负载和存储装置等,以及微网内部能量流动的特点,并建立微网能量管理模型。 (2)设计并实现电网友好型微网的集中控制系统:通过研究微网能量管理模型,设计可以对微网内部和外部组件进行控制和调度的集中控制系统. (3)建立微网与电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讯模型:建立微网与电网之间数据传输的通讯模型,以实现微网与电网之间的互动与协调工作。 (4)仿真实验和实地测试:通过仿真实验和实地测试,并与现有的控制策略进行比较,验证所设计的运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建议和讨论:提出进一步完善电网友好型微网运行控制策略的建议和讨论,并探讨未来微网在发电、储能、负载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4.预期成果 (1)建立一套电网友好型微网运行控制策略,可实现微网内部能量的管理和调节,保证微网的稳定运行。 (2)设计并实现电网友好型微网的集中控制系统,可实现对微网内部和外部组件的控制和调度。 (3)建立微网与电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讯模型,实现微网与电网之间的互动与协调。 (4)通过仿真实验和实地测试验证所设计的运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提出进一步完善电网友好型微网运行控制策略的建议和讨论,以及未来微网在发电、储能、负载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