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VS服务器的安装.docx

发布:2024-07-23约5.1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VS服务器版可以从网上的很多地方下载到,也可以到CVS的官方网站进行下载。根据你所使用的系统,下载相应的版本,然后进行安装。因为当前大部分人是在Linux下使用CVS服务器进行版本管理,并且RedhatLinux是目前最流行的一个Linux发行版之一,所以本文将主要基于RedhatLinux进行介绍。首先下载CVS服务器的rpm包,当然也可以下载其它方式的包如源程序包,这也就是Linux的一个优点之一。然后采用以下命令进行安装:

rpm-ivhcvs-1.10.8-3.i386.rpm

rpm-ivhcvs-1.10.8-3.i386.rpm

3、配置/etc/services文件:

安装完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配置CVS服务器的配置文件,使其能正常的工作。首先在services文件中添加cvspserver,使其成为Linux的一种服务也就是cvs服务器例程的入口,配置如下:

cvspserver2401/tcp#cvscl

cvspserver2401/tcp#cvsclIEnt/serveroperationscvspserver2401/udp#cvsclient/serveroperations

4、配置xinetd,用xinetd来启动CVS服务器:

进入到/etc/xinetd.d/目录,然后编辑一个文本文件,名字一定要与/etc/services中的入口名字cvspserver一致,所以这里用cvspserver作为文件名,文件的内容如下所示:

servicecvspserver

servicecvspserver

{

disable=nosocket_type=streamwait=no

user=rootenv=HOME=

server=/usr/bin/cvsserver_args=-f--allow-root=/home/cvsroot

pserver

//指定认证方式为pserver,注意:-f

}

注意:a、service后面的名称一定要和你在/etc/service文件中的cvs服务名称一样。

b、env=HOME=这一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在执行一些cvs操作时产生的读取

/root/.cvsignore文件的错误,上面env那行的意思就是在运行cvs服务的时候将环境变量HOME置空,这样虽然执行cvs的用户是root,但是由于没有了HOME这个环境变量,所以cvs就不会在去读取/root/.cvsignore文件了。配置完成执行:servicexinetdrestart

配置CVS用户与cvsroot的属主与属组:

首先建立一个用户组cvs,可以使用groupadd或者addgroup命名,也可以直接编辑

/etc/group文件添加这个组,然后添加一个用户cvsroot,然后修改/etc/passwd文件使cvsroot用户的缺省组是cvs组,而不是cvsroot组(也就是修改)。在/home目录下建立cvsroot目录(也可以在其它你喜欢的目录下建),然后修改/home/cvsroot的属主及属性:

#chowncvsroot.cvs/home/cvsroot#chmod771/home/cvsroot

#chowncvsroot.cvs/home/cvsroot#chmod771/home/cvsroot

6、vs进行初始化:

安装完CVS服务器之后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初始化CVS服务器的根目录,以后创建的

CVS项目都将建立在这个目录下,采用的命令如下:

#cvs-d/home/cvsrootinit

#cvs-d/home/cvsrootinit

这样目录/home/cvsroot就成为CVS服务器的根目录,以后创建的目录都将默认的存放在这个目录下。

7、登录cvs服务器(在Linux或其它Unix系统下进行登录的情况):

a、如果是远程登录,采用以下语法:

#cvs-d:pserver:cvsroot@host:/home/cvsroot

#cvs-d:pserver:cvsroot@host:/home/cvsroot

login

CVSpassWord://输入用户cvsroot的口令;

如果没有出现其它的任何提示就表示登录成功了,否则要根据提示进行相应的修改。下面

对登录命令的语法进行说明:

其中,:pserver表示采用pserver方式进行用户登录认证,一般的CVS服务器都采用这种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具体参考相应的资料;:cvsroot表示要登录的用户名,只要是cvs组的成员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