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9章零件图详解.ppt

发布:2017-10-02约1.2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7章 零件图 一、什么是零件 零件是组成机器或部件的最小单元体。 二、零件的分类 零件分为标准件、常用件和一般零件。 标准件:那些在结构、尺寸和成品质量上都 符合国家标准的零件。如螺母、螺 钉、键、销等。 常用件:那些部分重要结构已标准化、系列 化的零件。如齿轮、蜗轮、蜗杆等。 一般零件:结构尺寸符合国家标准,需要根 据零件的作用进行设计的零件。 二、零件的分类 零件分为标准件、常用件和一般零件。 7.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7.2 零件的视图表达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7.4 零件的工艺结构 7.5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7.6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7.7 零件测绘 7.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零件图 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表达零件结构 形状、尺寸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 一组必要的图形 尺寸 技术要求 图框、标题栏 零件图的内容 技术要求 尺寸 技术要求 标题栏 技术要求 标题栏 7.2 零件的视图表达 用较少的视图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首先选择好主视图,再选一组合适的其它视图,并用恰当的方法予以表达。 7.2.1 主视图的选择 1. 确定零件的安放位置 a)加工位置原则: b)工作位置原则: 2. 确定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形状特征原则 1.安放位置- 加工位置原则 轴主要是在车床上进行加工的。加工时,轴水平放置在车床上。主视图应将其轴线水平放置。因此: 凡是在车床上进行主要加工的轴、套、轮盘等零件,其安放位置均要符合其加工位置,即轴线放成水平位置。 1.安放位置-工作位置原则 其工作位置是以底平面固定在水平安装面上,以支承其他零件进行工作的。 2.主视图投影方向-形状特征原则 7.2.2 其他视图的选择 每个视图都有自己的表达重点,在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的前提下: 1. 尽可能使视图的数量为最少; 2.尽量避免使用虚线表达物体的轮廓线; 3. 避免不必要的细节重复。 7.2.3 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 1. 轴套类零件 2. 轮盘类零件 3. 叉架类零件 4. 箱体套类零件 轮盘类零件立体图 叉架类零件立体图 箱壳类零件立体图 轴套类零件立体图 轴的主要作用是支承传动件,并传递运动的扭矩。装配在轴上的套起轴向定位及联接作用。 1.轴套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 l         视图选择 u 主视图 轴套类零件主体结构大多是回转体,一般在车床上加工,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放成水平。将其上的键槽、孔等结构朝前或朝上。 u  其它视图 对轴上的结构如键槽、退刀槽、越程槽、中心孔进行表达,采用剖视、断面、局部放大等方法 轴套类零件 l         尺寸标注 u  基准选择 回转轴线作为径向基准,长度方向以重要端面为主要基准。 u  尺寸标注 重要的设计尺寸应直接注出。其余尺寸按加工顺序注出。 l         技术要求 u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有配合要求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无配合要求的要大。 u尺寸公差的选择 有配合要求的轴颈尺寸公差等级较高,无配合要求的轴颈尺寸公差等级较低。轴向尺寸只有重要的设计尺寸才给出相应的公差值。 轮盘类零件主要包括手轮、皮带轮、法兰盘和端盖等。主要作用是用来传递力和扭矩,或起联接、轴向定位、密封等。 2.轮盘类零件 轮盘类零件 l  视图选择 u  主视图 轮盘类零件主体结构大多是同轴回转体,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放成水平,用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将其上的键槽、孔等结构朝前或朝上。 u 其它视图 有一个或两上侧视图,表达轮盘上的孔槽、轮辐 等结构的分布情况。用其他表达方法表达细部结构。 轮盘类零件 l 尺寸标注 u 基准选择 回转轴线作径向基准,长度方向以重要加工面为主要基准。 u 尺寸标注 轴线方向的重要尺寸应直接注出。其余尺寸按加工顺序注出。 l 技术要求 与轴类零件相似。 叉架类零件包括拨叉、连杆、拉杆和支架等,主要用来操作机构、调节速度、支承、、联接等。 3.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 l  视图选择 u  主视图 叉架类零件多数是铸件或锻件,结构形状复杂,加工位置多变。主视图根据“工作位置原则”和“形状特征原则”确定。 u 其它视图 通常需要两个以上视图表达。 叉架类零件 l尺寸标注 u基准选择 一般以孔的轴线、中心线、对称面和较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