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技术装备.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 4
“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
重点专项 (司法专题任务)2018 年度
第二批定向项目申报指南
为全面落实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
2020 年)》(国发 〔2005〕44 号)和 《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
科技计划 (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 〔2014〕64
号),科技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组
织专家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
装备”重点专项“公正司法与司法为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专题研究任务实施方案,列为新增任务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本专题任务面向“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积极响应 “建
设网络强国”“大数据战略”和 “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围绕
国家智慧司法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
示范,使我国的司法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跨部门跨层级多业务司
法协同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引
领世界司法技术和装备发展的先进技术成果,初步形成以智慧司
法知识中心和法检司三部门运行支撑平台为核心的国家智慧司法
运行支撑体系,为实现公正司法和司法为民,建成公正、透明的
1
— —
司法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本专题任务项目执行期为2018—2021年,按照分步实施、重
点突出原则,本批指南拟在智慧司法基础科学问题与人工智能技
术研究、智慧司法业务协同与知识支撑体系研究、公正司法与司
法为民综合应用示范与效能评价研究等3个方面启动3个研究任
务,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约1.5亿元,其中用于典型应用示范
类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不得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
30%。
本项目指南要求以项目为单元整体组织申报,须覆盖所申报
指南方向二级标题 (例如,1.1)下的所有考核指标,项目实施周
期不超过3 年。企业作为项目牵头申报单位时,其他经费 (包括
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
例不低于2:1。同一指南方向下,原则上只支持1个项目,仅在
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可同时支持2 项,
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每个
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6个,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20家。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
的转化应用。项目示范鼓励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区域开展。
1. 智慧司法基础科学问题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
1.1智慧司法智能化认知技术研究
2
— —
研究内容:研究诉讼当事人画像自动构建技术;研究基于案
件诉辩材料的争议焦点智能归纳技术;研究综合案件事实与要素
分析的法条适用自动判别技术;研究基于法言法语的民族语和外
国语机器翻译技术;研究面向司法文书内容的质量智能检测技术;
司法智能化技术预测及创新体系研究。
考核指标:研制诉讼当事人画像系统,能够利用文书、案件、
外部等数据进行融合挖掘涉诉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涉案、诉讼、
执行、信访等方面属性,属性维度不少于200种;研制基于案件
诉辩材料的争议焦点智能归纳工具,能够根据起诉状、答辩状、
上诉状等诉辩双方的材料自动归纳民事、刑事、行政等各5类案
由争议焦点,法官采信率不低于80%;构建法条适用自动判别工
具,能够通过对案情各要素综合分析实现案件适用法律条款、司
法解释、规范性文件、指导案例的逻辑推演与自动推荐,实体法
和程序法适用判别准确率不低于90%;研制多语种互译便携式设
备,形成维吾尔语、蒙古语、藏语等5个民族语种和英语、法语、
俄语等5个外国语种的司法领域语言资源库,实现汉语与其他语
言自动翻译,互译正确率不低于90%,口语互译正确率不低于
80%,翻译设备响应时间低于1秒;构建文书质量检测系统,能
够对起诉书、判决书、裁定书等司法文书内容进行语义分析,语
义依存分析准确率不低于95%,辅助修改建议准确率不低于85%,
并能够发现逻辑错误、遗漏诉讼请求、法律条文引用错误等质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