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2025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docx
PAGE
1-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25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
一、项目概述
(1)2025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聚焦于智能电网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项目名称为“面向智能电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历时五年,投入研发资金超过一亿元,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效、可靠、经济的分布式储能系统,该系统在国内外多个大型电力项目中得到应用,显著提升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该项目采用先进的电池管理技术和能量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储能系统的实时监控与优化调度。系统在电池寿命、充放电效率、安全性能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据统计,项目实施后,参与项目的电力系统平均提高了15%的能源利用率,降低了10%的碳排放量。以某省电网为例,该系统应用后,实现了对该省电网峰谷差调节能力的显著提升,有效缓解了电网运行压力。
(3)项目团队在研究过程中,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电池寿命预测、能量管理优化算法、智能电网通信协议等。项目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该分布式储能系统在国内外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如某市新能源并网项目、某省电网调峰调频项目等,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项目主要完成人及单位
(1)项目主要完成人包括:张华,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某电力科学研究院智能电网研究所所长。张华博士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和储能技术领域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获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奖。
(2)李明,硕士,高级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长期从事分布式储能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李明工程师在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曾参与多项国内外储能项目,成功解决了多个关键技术难题,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
(3)单位方面,该项目的完成单位为我国某知名电力科学研究院,该研究院是国家电力行业的重点科研机构,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研究院设有多个研究所,涵盖了电力系统、新能源、电力电子等多个领域,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此外,项目还得到了多家高校和企业的技术支持,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三、项目技术内容及创新点
(1)项目核心技术之一为电池管理系统(BMS),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实时监测电池的温度、电压、电流等关键参数,实现了对电池状态的精准判断。BMS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了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以某项目为例,采用BMS后,电池平均寿命从原来的500次循环提升至1000次循环,降低了电池更换成本。
(2)在能量管理优化方面,项目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能量调度策略,实现了对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高效运行。该策略能够根据电网实时需求和电池状态,动态调整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模式,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据统计,与传统调度策略相比,该优化策略使得能源利用率提高了20%,同时降低了5%的运维成本。
(3)项目在智能电网通信协议方面取得了突破,成功研发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通信协议。该协议具有低延迟、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复杂网络环境。在某跨区域电网项目中,采用该通信协议后,实现了对分布式储能系统与电网的实时通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通过实际运行数据验证,该协议的通信成功率达到了99.8%,为智能电网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